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80628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交1号线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施工方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轨交1号线一期东外环路站天童庄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明挖围护结构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工程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章 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1.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东外环路站天童庄车辆基地出入线段施工设计图;1.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HG/T206912006)1.4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1.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97);1.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2008);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1.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7-2003);1.12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1.13 其他现行国家、当地、行业有关设计规范与规程;1.14 施工现场的实地踏勘资料及相关技术规范。现根据施工图纸及场地条件,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2 . 总方针目标 质量一次验收合格,合格率100%。 工期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 文明达到宁波市文明工地标准,评为市文明工地。3. 目标实现措施 组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与精干的施工队队伍,调集有经验

3、的技术精英,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投入好的施工设备,健全各种管理体系及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学习有关经验,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28第二章 工程概况1.概况拟建的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东外环路站天童庄车辆基地出入线明挖段围护工程由东外环站站前引出,以R-300m小半径曲线偏转向南,以2坡度向下,下穿洞桥江和1号线右线正线后,线路以3.25、34.44坡度和R-300m小半径曲线偏转向东,由地下穿过后塘河及其支流后向上钻出地面,接入天童庄车辆基地。出入段线明挖段工程起点 R5K0+800,终点 R5K1+152,全长352m。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底板埋深约为013m。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

4、SMW工法桩及放坡开挖,围护桩插入比约为1:0.91:1.5,放坡开挖坡率1:1.5。除3m以内基坑放坡开挖外,其余均要设置内支撑系统。基坑深度大于7.5m处,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它为钢支撑,共设24道支撑;基坑深度小于7.5m处,支撑全部采用钢支撑,共设12道支撑。出入段线明挖段全部位于天童庄车辆基地范围内,施工期间周边无房屋和地下管线。根据出入段线的环境条件,开挖深度6m 的基坑变形保护等级按照二级保护要求进行控制。即要求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3%H,且50mm;开挖深度6m 的基坑变形保护等级按照三级保护要求进行控制。即要求地面最大沉降量0.5%H

5、,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7%H。H为基坑开挖深度。位移预警值: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的80%。本工程端头井(12轴)和标准段(23轴)区域采用800200钻孔灌注桩,并于钻孔桩外侧布设85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组成复合围护墙;标准段37轴、环电控室及雨水泵房区域围护墙采用SMW工法850三轴搅拌桩内插H7003001324型钢施工;标准段710轴区域围护墙采用SMW工法650三轴搅拌桩内插H5003001118型钢施工;基坑坑内裙边及抽条加固采用850三轴搅拌桩施工,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因搅拌桩设备及施工工艺限制,搅拌桩加固区与围护结构不能形成有效搭接,所产生的空档有400mm,为保证基坑坑底加固

6、效果,必须对该空档进行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处理。本次施工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况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出入段线明挖施工直接涉及到地层为1-2层素填土、2层灰黄色粘土、3层灰色淤泥质粘土、2-1层淤泥、2-2层灰色淤泥质粘土。(1)1-2层素填土结构松散,开挖过程中需做好支护和排水措施。(2)2层灰黄色粘土俗称“硬壳层”,呈软可塑状,自立性相对较好但仍需采取支护措施。(3)3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自立性差,高灵敏度,因施工开挖扰动强度会大大降低,需做好支护和排水措施。(4)2-1层灰色淤泥呈流塑状,自立性差,高灵敏度,因施工开挖扰动强度会大大降低,

7、需做好支护和排水措施。(5)2-2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自立性差,高灵敏度,因施工开挖扰动强度会大大降低,需做好支护和排水措施。2. 水文地质条件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粘性土、粉性土中,地下水位随降雨、潮汛影响而略有变化,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在0.51.0m 之间。本场区内承压水赋存于深部4层灰色砂质粉土和1层灰色粉细砂中。4层灰色砂质粉土承压水水位相对较稳定,承压水水位埋深5.07.0m,出水量一般在610m3/d。1层粉细砂中的承压水水位相对较稳定,承压水水位埋深5.08.0m;该层透水性好,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一般在5001000m3/d。根据勘察资料:深部4层灰

8、色砂质粉土和1层灰色粉细砂中承压水对工程无影响。本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对II 类场地环境中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长期浸水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干湿交替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抗浮设计水位按最不利条件取值,取地下水水位埋深为0.5m。3. 抗震设防拟建场地地基土类型为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型为IV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处于抗震不利地段。4. 不良地质根据勘察资料:该场地不存在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该场地不良地质主要为浅层沼气、地面沉降、厚层填土及流砂,特殊性岩土为软土。重点如下:软土:

9、拟建场地属典型的软土地区,广泛分布海相沉积的厚层软土,其具“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透水性低”等特点。软土层由3层灰色淤泥质粘土、2-1层灰色淤泥、2-2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组成。地面沉降:宁波地区浅部地层以厚层状具高压缩性的软土为主,宁波市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上部软土层,最近十年来顶部第一软土层平均压缩量约8mm/a,主要由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5.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根据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地形平坦,不存在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条件;拟建场地断裂虽较发育,但断裂活动性较弱,且距拟建场地均在1km 以上;虽然场地

10、属抗震不利地段,但拟建场地整体仍属较稳定场地,适宜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第三章 施工计划1. 施工进度计划1.1本期工程总工期为15天。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按指挥部的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紧密配合指挥部,努力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以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1.2 工期保证措施1.2.1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1) 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3) 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载作业,或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使用;(4)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5) 确保施工机械

11、完好率85%以上,重要机械应有整机或部分总成配件备用。1.2.2 严格进行工期管理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对圆满完成本工程关系重大,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和规定的预算内优质完成该工程,我们将按合同条款进行现场施工进度的严格管理。1.2.3 建立和完善以保工期、投资、劳力、材料为主要指标的动态优化,对各工序进行科学调控,使工程的各个方面、环节处于可控之中。1.2.4 确保工期的具体组织技术措施(1) 抽调从事过地铁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配好施工班子;(2) 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组织指挥系统和对外协调系统,做到高效、应变能力强、指挥得力;(3) 技术措施方面: 成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为首的技术

12、管理小组,确定重大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督促技术项目的落实。 建立技术岗位上的岗位责任制,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的实施,持证上岗,严明奖惩。 严格施工管理、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工纪律,并及时作好各项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工作。抓住关键技术,组织科学攻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2. 施工组织.1 项目部现场管理网络项目经理朱继文项目总工程师岳秀平项目副经理杜冠群施工组 张理民综合管理组华剑雄 技术组成琨材料设备组王江消防治安管理员文明施工管理员材料员设备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施工员高压旋喷桩施工班组 2.2工程质量管理网络项目经理朱继文项目总工岳秀平项目副经理杜冠群高压旋喷桩施工

13、队质量负责人 郑金春项目部高压旋喷桩质量主管曾英俊项目部高压旋喷桩项目副总工 成琨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业班长、桩机工2.2 工程安全管理网络项目经理朱继文项目安全总监华剑雄项目副经理杜冠群高压旋喷桩施工队安全负责人 章文全项目部高压旋喷桩安全负责人李佳伟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业班长、桩机工3.2人员组织作业施工队主要施工人员安排如下表:人 员数 量(人)旋喷桩施工队20人机修班组1人材料后勤管理组1人合 计:22人4. 机械设备组织为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工艺要求,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进度分期、按时组织进入工地,准时投入施工。具体设备组织配置情况见各第五章中有关设备配置表。5. 材料供应计

14、划5.1水泥供应计划 :本工程需采购供应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45t,开工前应供应到场50t,开工后每天送40t到场。并要求水泥供应商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送进场,做到随要随送。6. 用电、水计划本工程施工高峰时,开动设备总功率为340KW,现场地有400KW变电箱3个,600KW变电箱1个,已能满足施工需要。 本工程施工日用水量约为400m3,工地现有50上水管,已能满足施工需要。第四章 施工部署1.施工部署原则本工程专业施工项目分类较多,工期较紧,施工场地内同时施工的机械设备较多,故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各专业分阶段施工,并使各专业施工紧密衔接,交叉施工,以达到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缩短工期。并做到各专业施工互不干扰,安全施工的目的2.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的总体安排,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在施工现场安置旋喷桩水泥罐、搅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