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36261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通空调-常用设计知识及问题点汇总暖通 -11-1 0::25 阅读9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通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倡导使用手动阀) 、2管泄水阀应当设立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解决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背面,主机前面。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

2、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6、分集水器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多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她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测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立工作平台。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不小于1.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重要通道的距离不不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取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佳预留起吊最

3、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立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不不小于.002的坡度; 2、 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适宜不不小于0.0。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不不小于0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 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下落差距离不能不小于吊顶高度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 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

4、4、 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运用弯头自然补偿,局限性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问题点四:水管布置 1、立管在管道井内不适宜乱放,宜*墙*角安放(见附图) 、 管道在水平面内严禁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水管保温 1 保温构造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 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拟定,经验值可参照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点六:水力计算 1 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不小于15%;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Pa, 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 1 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解决,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

5、解决仪; 2 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 3 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 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见附图1-1。 1)第一种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合适;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合适。(5米)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见附图1-2。1)进出水管路为上进下出; )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不不小于200mm; 3)进水管上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 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拟定 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两个小包间共用一种风盘的气流组织 两个小

6、包间共用一种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种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近窗口的风盘布置: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入,风机盘管应当尽量*近外墙、外窗布置。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 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布置 风盘,7嵌入机的布置 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不小于米;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当选用小冷量的多台机器,均匀布置。 内机选型 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佳选用卡式机9风口选型高空间不适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适宜送达工作区),最佳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 1回风箱的做法:空气解决机的回风设计: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

7、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减少噪音),1. 根据房间功用和冷负荷设计合适的风盘。风盘选型要以设计负荷为根据,风盘布置要考虑空调房间的特点尽量布置美观。 (四)、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 . 送、排风口的距离要合适。 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 . 选用合适的风阀。 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1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但事实上仅*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因此,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 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

8、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规定不高的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寒冷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3. 风管的布置。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 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不不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径或边长 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 背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不不小于。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 新风进口位置 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干净的地方

9、,保证空气质量 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 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某些 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适宜不不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适宜不不小于一米 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不不小于0米的间距 5. 新风口的规定 宜采用固定百叶窗 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为避免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排风管的新做法 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运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运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立于卫生间. 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风口距墙不应不不小于1米 . 风口的选用

10、. 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规定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风口的凝露 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可加大风口尺寸避免凝露 0.静压箱的计算 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不小于1m/s 出风截面积A=G/V(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同样 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替代静压箱 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拟定。 消防水泵间不不不小于次 变电室-8次 变电室5-8次 12.排烟口的布置。 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种 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种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多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在前厅和厨房之间。14.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 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 1.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 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佳交错布置 16送风管的设计 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保证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 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