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6164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市十小 华 东 (时间:2009-5-15 15:48:55 )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分析:千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教学的。它不仅是为学生认识万以内数做准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教材从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做准备。通过让学生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

2、动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数数,除了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是十,十个千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并会正确地读写,这都是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班级内有1/3的学生会数千以内的数,但是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数是全班学生共性的难点。同时二年级的儿童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因此在数学中要加强操作活动,在操作中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处理:改变主题图的呈现顺序

3、,由猜小棒的游戏拉开新课的帷幕,让学生先猜1小捆小棒有多少根,再猜1大捆小棒有多少根,最后猜1大堆小棒有多少根,在学生猜出可能是1000根时,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数小棒的方法去验证。为了节省时间,每个小组数一部分。有两个小组数的小棒不是整百的,一组是接近几百根的,还有一组的是比几百多几根,最后学生把数好的小棒放到一起汇总。这样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千”,并发现“十”“百”“千”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从而突出了训练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拐弯数”和“十进制关系”。最后让学生用“千”的表象估计主题图中的人数,进行了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让学生感知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

4、行估计。2.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大数的组成,发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教学难点:1.“拐弯数”2.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教学设想:一、从生活中引出大数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首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教学一开始,就请学生汇报在生活中积累的大数,是通过问题“哪些是三位数的?”引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加强操作,层层递进,培养数感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

5、、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通过三次操作,学生估数时的指名操作,学生数数时的全体操作和数的汇总时老师的直观演示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看一看,逐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1.从生活中发现大数激趣导入: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大数?预设生:会说出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数2.给数分类,引出课题(1)思考:这些数中,哪些是三位数,哪些不是三位数?预设生:会准确地分类(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6、,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大数,同时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多重感知,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1.估数游戏,初步感知大数思考:1小捆、1大捆和1大堆的小棒大约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1大堆的小棒大约是1000根?预设生:10、100、1000根;看看这一大堆的小棒是不是能分成10个100根那么多。操作:指名,把一大堆的小棒捆成10个一百根那么多。设计意图: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估数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数,建立数感的有效方法。2.数小棒,认识计数单位“千”思考: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些小棒到底是不是一千根。怎么数,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数出这堆小棒的数量

7、?预设生:动手数一数;全班学生都来数,每个小组数一部分,最后把数的数加起来,计算是否等于1000根。启发:怎么数,才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你数的结果?预设生:小组内商量数数的方法操作:小组内学生分工后,开始动手数小棒,师巡视。展示:学生把数好的小棒放到展示台上。预设生:大多数的小组会把10根捆成1小捆,再把10小捆捆成一大捆,但个别组可能会没把10小捆捆成一大捆。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小结:这种方法真好,在数的时候,我们都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生齐答,师板书预设生:把没捆成100根的重新捆成在一起质疑:为什么有两个小组的小棒没100根100根那么捆呢?有什么好方法让它们也能

8、是整百根吗?学生交流:197根不到整百根,203根比整百根多,可以把203根中的3根和197根合在一起数。师演示:把3根和197根中的7根组成1个十,捆在一起,再把10个10根捆成100根的一大捆。数数:学生从197根数到200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数数的过程中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从而为学习10个一百是一千做好了迁移的准备,学生经历了概念“千”的形成过程,并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拐弯数”。迁移: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千)演示:师把10个一百根捆成一大捆。3.观察小棒,发现十进制关系观察:生观察10根、100根、1000根的小棒。启发:“十”“百”“

9、千”等相邻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预测生:说出是十进制或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拓展:我们数1000根的小棒是一百一百地数,如果是更大的数,可能怎么数?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到深入,经历了数概念“千”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十进制关系。“关于数数,你有什么发现?”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回顾数数方法,提升思维多媒体演示数小正方体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由直观操作提升到认识,让学生经历了估数验证交流验证的过程。(四)联系实际,学

10、以致用1.72页第5题2.71页第2题3.小小森林运动会(1)从485数到500 (2)从607数到62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练习来帮助学生建立千以内数的概念。(五)拓展延伸1.估数:出示67页主题中的作用,同时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起。 图,学生估数2.拓展:不久,我们就要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比比谁学得好。设计意图: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1、大家数到1000的时候特别高兴,1000到底有多少呢?(实物)(1)我们常用的字典一本有300多张纸,那么几本这样的字典有1000张纸呢?1000张纸有多厚呢?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出示验证)(2)田字格写满一页大约有100个字,写满几页大约有1000个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