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薄教语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33830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磅薄教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气磅薄教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气磅薄教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磅薄教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磅薄教语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磅薄教语文 读不拘一格教语文有感 芦淞区何家坳小学 王华初识史金霞是在“湖湘书香论坛”上,她淡然的气质,微微含笑的眼神瞬间打动了我,如她撰写的那本不拘一格教语文一般,让我一读再读三读仍不愿释手。不拘一格教语文谈论的不是教育的理论,不是课标的解读,只是她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如那细细的浪花,娓娓道来,沁人心脾。史金霞老师在教学中打破课堂的樊篱教阅读,唤醒沉睡的心魂教写作,弹奏这隽永与活泼上语文实践活动课,在诗歌教学中放飞青春的纸鸢,在电影课中让学生感受和谐旋律光与影。她的课堂是纵横捭阖的,是大气磅礴的。在她的教学中,课文不再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是一道道的活水,五湖四海都成了她的源泉。她充

2、分地向我们诠释了怎样活用教材,在教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峡时,她结合单元主题,结合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闻一多的发现忆菊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运用尊重历史,还原文本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家的简要生平,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阅读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日,让文章还原。因为生命意识,人为情怀,要扎实在语文课堂,要养成责任担当意识,不能仅仅是读课本中的那一篇文章。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她运用打通内外,丰富文本的阅读方法应运而生出“别样的荷塘”。教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片段,她运用纵深多维,重构文本的阅读方法从崔莺莺的“怕什么”引申到“为何怕”,从崔莺莺自身的女人情怀延伸到元代的历史背景,从

3、诗经中的大胆质朴的爱之追求到宋代的“三从四德”直至五四时期的大辩论“娜拉出走以后会怎么样”。于是,“那一场场生离死别”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生离死别。那样的课堂怎能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爱上语文呢?她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她在结合自身综合素养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在通盘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自由而不放任,自主而不专制,把一篇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人物关联,原篇文章引进课堂,继而勾连拓展,大胆取舍,详略有度。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史金霞老师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效益,让有限的教学范文发挥出无限的教学魅力。于是,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居里夫

4、人为了发现镭、研究镭这一具有放射性的物质,牺牲的不仅是自己的健康和美丽的容颜,而是自己和丈夫的生命;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为了坚持自己的真理,在比萨斜塔当众实验成功以后,仍然被自己所在的大学开除,失去了工作,而布鲁诺为了坚持“日心说”更是演出了生命的绝唱。如此一来,这些科学家身上所有的科学精神无需多言,也必为学生所意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得以培养。在我们的现有的语文教材中也特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语文实践性活动”。在我们大多数老师都轻视甚至忽视的同时,史金霞老师却让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让兴趣与课程同行,让思维与创造迸发,“弹奏这隽永和活泼”的语文综合实

5、践活动,且看史老师的“八位文学大师的专题研究”这一实践性活动。此语文活动涵盖了两个年级的相关内容,从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鲁迅的阿Q正传,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单元,到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等等。如此磅礴的内容并没有难倒学生,分组选题,网络收集,探究分析,评价交流,评选推荐。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在其中进行了海量的阅读,学会进行思辨,用哲学的角度,人性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看到了在学生的习作中有诗界明珠杜甫,有官场上的杜甫,还有杜甫节气亦真亦假。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缺乏的不是智慧的火花,而是缺乏引导火花出现的那双手。假如,我们在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探索宇宙奥秘”主题,可以把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进行整合,在教好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以这四篇课文为中心拓展课外阅读,如妙不可言的位置等等,了解宇宙的奥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我们手中,一篇课文不能单单成为一篇文章,而要让它们成为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在日日递进的语文课堂上,成长为一棵棵迎风沐雨的大树,每一根枝桠都有生命的力量,每一片树叶都饱含情感的润泽,每一朵鲜花都绽放个性的绚烂,每一颗果实都孕育着智性的丰盈。学生在这样的和风沐浴中个性得到发展,人性得到自由,生命得到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