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33802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小宝宝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唱游设计者:大场中心小学张丽琴课题:我的小宝宝使用的教材:上音版唱游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五课适用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主要教学内容:1、学唱并用口琴演奏歌曲我的小宝宝。2、欣赏: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3、用d、r、m或d、m、s创编一句摇篮曲旋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我的小宝宝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为主线。围绕着单元主题,我选择让学生复习和听赏多首中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在听、赏、唱、吹、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摇篮曲优美平静的旋律风格,宁静安详的音乐意境。体会摇篮曲甜美温柔的歌声所表达的亲切深情地情绪。主教材

2、我的小宝宝是一首曲调简单的大调式/拍的儿童歌曲,全曲只有八小节,音域只有五度。歌曲用通俗的歌词和亲切的语言表现了妈妈哄孩子快快入睡的情景。歌曲在第五小结之后以二分音符的节奏型和下行五度的旋律进行,使音乐在平稳中更富有荡漾之感,形象地刻画了妈妈摇着摇篮,小宝宝甜美入睡的生动形象。歌曲歌词简短,音域不宽,我以器乐口琴教学为切入口,学习运用字母注音谱来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用连贯、安静恬美的声音演唱演奏歌曲我的小宝宝。最后启发学生用d、r、m或d、m、s创编一句摇篮曲旋律,培养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的能力。这首歌曲的主题和人文思想都非常突出,如何创设意境,激发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下

3、面,我做进一步的阐述。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在一年级,小朋友就接触过摇篮曲体裁的歌曲,这堂课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复习摇篮曲,如摇啊摇律动进入教室,演唱歌曲摇篮,口琴吹奏摇篮曲,在优美平静的音乐中,把孩子带入宁静安详的意境之中。主教材我的小宝宝的演唱和口琴吹奏,两首中外摇篮曲的欣赏以及摇篮曲旋律的创编。围绕单元主题,有复习、有新授、有听赏、有口琴吹奏还有创编。多角度、多方位的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拍号的摇篮曲。既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又使学生掌握摇篮曲这一体裁的基本的风格特点。二、设计理念我校音乐研究的专题是在音乐的审美情感体验中,隐性渗透学科技能的研究。音乐教学活动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这堂课的教学

4、中,情感的体验是明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暗线。这堂课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其实挺多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摇篮曲的基本风格特征的感知,口琴的下行五度的音程吹奏,通过自学节奏谱,视唱字母注音谱来学唱歌曲,以及以情带声用连贯、安静恬美的声音演唱演奏歌曲我的小宝宝。并根据对摇篮曲这一体裁的基本风格特点的了解,创编一句摇篮曲的旋律等等。这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课的音乐性以及完整性。因此,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首先,通过营造温馨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听赏、演唱、演奏多首摇篮曲。在审美的体验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和掌握了摇篮曲优美平静的旋律风格,宁

5、静安详的意境,甜美温柔的歌声所表达的亲切深情地情绪。其次,贯彻听觉领先的教学原则,在我的小宝宝音乐的旋律中,通过看学生小时侯的照片,引发学生美好的回忆,再听老师唱一唱歌曲,自己扮演爸爸妈妈摇动摇篮,走走旋律线,哼唱主题等等,学生多次听赏的基础上,再来吹一吹自己喜欢的乐句,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很快的学会了歌曲的口琴吹奏和歌谱。在进行歌曲处理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唱,而是通过让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运用以学过的知识来尝试自己处理歌曲,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绪。因此,虽然有这么多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但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以自我探索为基础,在情感体验中不着痕迹的将知识点融合于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

6、学得轻松、愉悦、投入、忘情。教学目标分析:1、能够感受摇篮曲优美平静的旋律风格,宁静安详的音乐意境。体会摇篮曲甜美温柔的歌声所表达的亲切深情地情绪。2、以器乐口琴教学为切入口,学习运用字母注音谱来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连贯、安静恬美的声音演唱演奏歌曲我的小宝宝。3、启发学生用d、r、m或d、m、s创编一句摇篮曲旋律,培养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歌表演上海童谣摇啊摇进入教室。、电脑课件:学生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复习演唱歌曲摇篮。、口琴吹奏摇篮曲。、在我的小宝宝的伴奏音乐中交流谈话。你喜欢摇篮曲吗听到摇篮曲你会想到谁照片中的小宝宝就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小朋

7、友,他是谁呢导入新课主题。说明:在一年级,小朋友就接触过摇篮曲体裁的歌曲,通过多种形式复习摇篮曲,在优美平静的音乐中,把孩子带入宁静安详的意境之中。通过交流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导入到本堂课的教学主题。二、口琴辅助,学习歌谱1、范唱。这些小宝宝的照片让我想起我哄我女儿睡觉时唱的一首摇篮曲,我唱给你们听,好不好2、音响:律动感受音乐情绪请你们也来做小宝宝的爸爸妈妈,轻轻的摇动摇篮,哄小宝宝睡觉。(老师发小宝宝的照片)3、简介歌曲(出示大歌片)这首摇篮曲的旋律优美而抒情。歌名就叫我的小宝宝。它的拍号是4/4拍。4、请学生走一走旋律线,在旋律线的带领下走进小宝宝的梦境。、教师示范口琴吹奏歌曲、学生找出最

8、喜欢的乐句,唱唱、奏奏歌谱(字母注音谱或五线谱)。重点指导下行五度soldo音程的吹奏。老师最喜欢的是这一句,为什么呢有什么方法请喜欢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练习。7、跟老师的钢琴演唱、演奏歌曲。说明:听觉领先,动觉切入,是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多次听赏歌曲,律动表现歌曲的基础之上,我再让学生来走走旋律线,并以器乐口琴教学为切入口,找找最喜欢的乐句,通过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学习歌谱。很快的解决这堂课识谱教学难点。三、启发情感,演唱歌曲1、自然填唱歌词,想象歌曲意境。2、处理歌曲:想一想怎么唱可以使你的宝宝在你的歌声中进入甜美的梦乡。(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3、完整歌唱,

9、启发学生即兴添加动作进行歌表演。4、老师指挥,学生表演唱。说明: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为核心。在体会歌曲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用力度变化的歌声来渲染气氛,描绘意境,塑造艺术的形象。四、拓展创编,情感升华、欣赏: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比较,概括和总结出摇篮曲风格的基本特点。(旋律风格:优美平静;音乐意境:宁静安详;歌词:亲切感人)。、让学生怀着对妈妈的爱分组自己用歌声或口琴即兴创编一句简单的摇篮曲旋律。、小组合作展示。抒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热爱之情。说明:多角度,多方位的让学生聆听摇篮曲,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基本风格。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歌声和琴声

10、来表现音乐形象,抒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以情感体验为主线,通过对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学唱、欣赏、吹奏和创编,感受摇篮曲优美平静的旋律风格,宁静安详的意境,甜美温柔的歌声所表达的亲切深情地情绪。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自学节奏谱,视唱字母注音谱来学唱歌曲。解决方法:以器乐口琴教学为切入口,以情感体验为主线,通过听听、唱唱、奏奏、演演、创创的音乐实践活动,感知摇篮曲的基本风格特点,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手段:1、器乐技巧练习法2、情境法3、情感体验法4、实践创造法教学流程图开始歌表演摇啊摇进入教室电脑课件:摇篮曲多种方法复习摇篮曲音响我的小宝宝谈话讨论交流,导入教学主题范唱、

11、音响我的小宝宝多种方式感受音乐情绪电脑课件简介歌曲。学生走旋律线教师示范口琴吹奏歌曲鼓励学生用不同学生找出最喜欢的乐句,唱唱、奏奏的方法学习歌谱歌谱(字母注音谱或五线谱)学生自然填唱歌词,感受歌词意境引导孩子的情感体验以情带声演唱演奏歌曲电脑课件:摇篮曲概括和总结出摇篮曲风格的特点鼓励学生创作一句摇篮曲旋律学生创编,分组展示课堂小结点评这堂唱游课是一堂器乐引进课堂教学评优课。这节课设计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器乐辅助教学特点鲜明。这节课是一堂器乐引进课堂教学评优课,但张老师并没有把它上成一堂器乐教学课,而是充分发挥了器乐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器乐教学的比重占到整个教学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中既有口

12、琴复习摇篮曲,练习吹奏新授歌曲我的小宝宝,还有摇篮曲旋律的创编活动。在以口琴吹奏为切入口的歌唱教学和旋律创编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很快的解决了歌曲的难点。拓宽了音乐表现的渠道,培养学生不仅仅用歌声而且用琴声去表现音乐形象,抒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热爱之情。三、老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正如老师在设计理念中所阐述的,这堂课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很多。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分层教学设计:在识谱方面,由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刚学习了五线谱各音的音位,能力强的孩子能够顺利掌握,能力弱一点的孩子只能借助字母注音谱来学习歌谱。在口琴吹奏方面,学生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吹奏全曲,能力弱的孩子可能仅仅只会吹几个单音,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乐句练习演奏,老师来演奏五度下行音程的那句旋律,并进行吹奏的进一步指导。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到演奏的乐趣。在旋律创编的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让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一起体会创编的乐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分层教学,能力强的孩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力弱的孩子也有了点滴的提高,使每一个孩子兴趣盎然的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