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3560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目录第一部分求学与立志救国(1866.11-1894.11)第二部分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运动(1894.11-1912.3)(一)创立兴中会,首揭革命义旗(二)创建中国同盟会(三)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四)领导反清武装起义(五)建立民国,结束帝制第三部分捍卫共和,反袁护法(1912.4-1922.8)(一)筹划实业建设(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三)领导护法运动第四部分晚年的奋斗(1922.8-1925.3)(一)实行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二)重建广州大元帅府(三)领导国民革命(四)北上与逝世第五部分永恒的纪念前言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和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为

2、了拯救中国,他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奋斗的一生,留给我们很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的丰劝伟绩,将永垂青史,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将世世代代为中国人民所崇敬和继承。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几十年来在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精神鼓舞下,中山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建设人才的重任。本馆在宣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建设不平凡的一生,宣传他为救国救民、无私无畏,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宣传他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立下的丰功伟绩,让人们了解孙中山、崇敬孙中山、学习孙中山,振奋精神,为实现孙中山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努力奋斗。第一部分求学与立志

3、救国(1866.11-1894.11)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自幼就对中国人民的苦难有较深的感受。他在少年时代走出国门,开始了解外部世界。此后,他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的新式学校接受教育,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接触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在孙中山求学时,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卖国,痛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树立了救国的志向。大学毕业后,孙中山一面思考改革的方案,一面结交志士,酝酿建立革命团体,1894年上书李鸿章受挫后,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二部分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运动(1894.11-1912.3)孙中山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

4、机及志士仁人奋起救亡之时,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选择了武装反清的道路,揭开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在中国民主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之际,他与黄兴等合力组建了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确立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政纲,积极开展了思想及军事两条战线的斗争、为全国性革命运动的爆发作了充分准备。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烽火燃遍全国之时,他由海外返抵上海,旋被全国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他在南京宣誓就职和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和结束封建帝制统治,进行了不懈的奋斗。第三部分捍卫共和讨袁护法(1912.4-1922.8)孙中山让位

5、于袁世凯后,积极宣传民生主义,亟图发展实业以巩固民国。但他和平建国的愿望,终被袁世凯向民主派发动进攻所打破。1913至1916年,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护国斗争。19171918年,为了维护国会和临时约法,又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但他几年的奋斗都未能为中国人民争得真正的民主共和。1918一1920年间,孙中山在上海从事著述,总结经验,探求新的救国道路。1920年末,孙中山在广州重建护法政府,1921年5月就任非常大总统。可是,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努力又一次遭到挫折。第四部分晚年的奋斗(1922.8-1925.3)陈炯明叛变以后,孙中山进行了深

6、刻的反思,决心重新革命。在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在实际斗争中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在这个阶段,孙中山又在广东重建革命政权,放弃过时的“护法”口号,在艰苦的条件下讨伐陈炯明、沈鸿英叛军、平定商团叛乱,使广东革命根据地获得初步巩固。国民革命高潮开始在广东兴起。在斗争中,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立场更加坚定。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解决国是,坚持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为中国革命奋斗至最后一息。第五部分永恒的纪念孙中山的逝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悲痛,各地群众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活动很快形成规模宏大的政治宣传运动。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著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他的高风亮节堪作万代楷模,随着岁月的流逝,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全体中国人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他的理想与事业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奋进。他的英名将永远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面伟大旗帜;在世界上,孙中山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威望。我们是孙中山事业和理想的继承者。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