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33338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四川省技术课程参评论文学科:高中信息技术学段:高中标题:如何让文科生、“艺术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作者姓名:袁武廷联系电话:15884875913如何让文科生、“艺术生”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引言现象:高201级,我教的学生有理科学生和四个文科班的学生,选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感觉给文科班的学生讲算法和程序设计,相比理科班来说要吃力得多,比如讲for/next结构,文科学生特别是女生,总是不容易理解到,学分考试的合格率及优生率如下表所示:合格率优生率理科班98.67%63.2%文科班87.3%30.7%从上表可以看出,合格率

2、相差11.3个百分点,优生率相差30多个百分点,差别是比较大的,而我教的2011级、2012级我们学生全选的“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文、理科学生两项指标基本持平。为什么2011级、2012级选的“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文、理科学生差别不大,而2013级选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文、理学生两项指标差别这么大呢,经过深刻反思,结合教学过程的体会,文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相对较差,对算法中的条件、循环等核心内容理解力不强,对一些基本算法理解不透,比如解析法等。在高2014级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形象化教学设计,从合格率和优生率上,消除了文、理科学生的明显差距,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

3、如下。一、 重视基础算法1、从最简单的算法设计入手,比如“交换两个变量”值的算法,就可以类比到交换“交换两个碗中的水”的过程,引入第三只碗,这样类比变量值的交换过程,让学生从形象化的过程到抽象的交换过程,易于理解。“T=x ”可以这样表述,“将x的值赋给了T,x的值已经被备份到T中了,x就可以被复盖了,下一句X就可以出现在=的左边了”,这样学生易于理解。还可以举“输入半径求圆面积”例子入手,讲清楚程序设计的过程。、强调用流程图形象表述算法在算法的描述有三种方法,他们是“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对于理科学生用“自然语言”和“伪代码”描述算法,比较方便,但缺乏“直观”性,不形象,文科学

4、生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用流程图对算法进行描述,便于直观理解。二、 重视语言基础1、讲清变量本质变抽象为形象在讲程序设计的过程时,一定要讲算法需要占用内存空间,从算法占用内存空间入手,引出什么是变量,理解变量的本质是指向内存单元。比如“输入圆半径,输出圆面积”的例子,讲清楚,第一步输入的半径值,必须存贮在内存的某个单元中,第二步计算面积时才取得到,正如人脑一样,要完成当前这步动作,必须能想得起上一步的状态,当在cpu中计算出圆的面积后,必须又要送回到内存占用一个单元存起来,才能方便下一步的输出,在以上的过程中需要占用两个内存单元,在书写程序时,就需要两个变量,经过这一个过程的讲解,学生自然

5、会理解到变量的本质,进而对“赋值”语句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2、注重语句的教学顺序,降低抽象程度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让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过程,比如讲赋值语句时要按“x=1、x=1+2、x=y+3、x=x+1。”依次讲解引导,又如讲if语句时,首先应讲“if/then/else”语句,再讲“if/then”语句,因为学生有一个直观感觉,就是条件有两种可能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按这个顺序学生易于接受。、紧密联系数学,同数学中的开区间、集合等已有知识结合,讲透for/next循环结构,“for/next”循环结构,一直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循环控制变量值的“边界”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特

6、别是文科学生,所认教学过程,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数学的“闭区间”的知识,来讲解这个结构。比如讲“for i=1 to 100 step 2”时,先就给学生讲i取值的由一个闭区间1,3,5,.99和一个超过端点的第一个值101两个部分,当i顺序取闭区间中的每个值时,都要去执行循环体语句组一次;当i取得超过端点的第一个值时,就结束循环,着重强调是“取得”该值时,才结束循环。结合流程图,讲透结构的运行及特点。三、 加强“形象化”教学1、选具有“形象”的算法着手在讲标准函函数时,我从mid()截取子串入手,这个函数很形象,比如mid(“abcdefg”,2,3) ,函数返回的是“bcd”,很形象,易于理

7、解,重视寻找“形象化”的算法为突破口。2、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深入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实破教学难点重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了效果,比如我利用了内江市十四中老师的展示数据排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排序过程有了形象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好的效果。、微课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微课程来突破知识点,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一般的学校,比如我们内江二中,学生没有ipad之类的设备,其它学科不好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但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可以试试这种教学活动模式。在2014级教学中,我写了四个微课程,放在网上,写了一个在线测试

8、和一个学生电子作业袋,我校高一学生一周两节信息技术课,该周该班的第一节,就利用微课程在计算机教室里,进行自学、测试、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该周该班的第二节信息技术课,就让学生展示,老师点拨,让大家归纳,老师做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再针对问题,让学生在线练习,起到了很好和教学效果,感觉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艺术家,轻松自在。四、 激发兴趣更上一层楼重视界面设计,通过“有形”的、可视化的控件等,开发有趣的小软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利用VB集成开发环境,引导学生开发菜单,界面,界面元素的应用,事件代码,开发一个完整的字符“加密解密”软件,界面设计到打包安装,让学生有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文科或艺术特长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一直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上的一个“难路虎”,学生要学好这个模块,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设计,从生动形象的基础算法入手,重视VB语言基础,较好的化解了这一个难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