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30973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童年的水墨画[303].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2、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

3、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师随机正音。如: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3.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第二课时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

4、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知: 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 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学习溪边1.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个别读。 3.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 预设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

5、!自己试着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一句话。生:老师,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溪水给人影染绿了呢?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最后一句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默读、思考 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

6、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生:“染”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个别生读。 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 6.师范读,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

7、景呢? 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四、学习江上1.如果说溪边是写儿童溪边钓鱼,那么江上是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思考:江上是写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交流: 师:江上是写什么? 生:游泳 生:戏水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生(异口同声):戏水!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儿童的。 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 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五、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