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0303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40年以来中生的通货膨胀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4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20 世纪的百年中,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 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 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 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1940年到1949年,国民党执政后期,近现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1940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1947年起法币进入崩溃阶段。新发行的金圆券很快告崩溃。在通货膨胀下,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的提高却极其缓慢。而且在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和粮食等征购、征借,对农民进

2、行直接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在通货膨胀初期,因工人实际工资下降,获取了较多的利润。但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加以利息率奇高,民族工业正常的再生产受到破坏。后期,又受到美国商品大量倾销的打击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则获取了利,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陷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慨与反抗。从1946年12月起,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工人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

3、胜利,终于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及其通货膨胀政策的最后结束。 建国初期,19491950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涨风。1.第一次涨风。政府通过抛售物资、取缔投机、加强市场管理等措施,很快阻止了涨 风的继续蔓延。2. 第二次涨风。这次物价风潮发生在上海解放后不久。针对这一涨风,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管理市场物价的新措施,如制定各种交易规则、对几种主要商品禁业场外交易、统一交易时间、规定现款当日交割、禁止栈单买卖、禁止兼做业外生意、实行议价等,以限制私商的投机活动。同时加紧调集物资,国营贸易单位加大抛售力度,大米抛售量逐步增加,由占市场成交总量的5%上升

4、至55%以上,价格均低于市价,并对工人和机关团体实行物资配售。在这些措施下, 7月下旬的物价涨势趋于缓和。3. 第三次涨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物价涨势最猛,波及范围最广,局面最紧张,延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全国性物价涨风。陈云首先集中精力应对北方粮价稳定问题,然后始全力抑制上海的物价涨势。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制止物价上涨。4. 第四次涨风。1950年春节前后,投机分子利用上海市场春节“红盘看涨”的老“规律”和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消费品供应趋紧等,在粮食和纱布上掀起又一次物价风波,带动全国物价上涨。陈云组织了纱布和粮食全国大调运,迅速稳定了物价。 1959-1961年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

5、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1961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扩大了定量供应商品的范围,在保证定量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于定量以外出售高价商品,开设高价商店,以保证供应和回笼货币。高价商品共实行3年,对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供应起了显著作用。1963年工农业生产开始好转,国民经济也逐步发展,集市贸易价格纷纷回落,高价商品逐渐取消,平价商品价格基本稳定。1979- 1982年 1980年的通货膨胀: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

6、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1980 年的CPI 达到最高值106,这一价格指数不高, 价格上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十分有限, 但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1984-1985年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

7、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次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价格的普遍上涨。1987-1989年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1987 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

8、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是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1993-1995年 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

9、、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2003年以来 2003年夏收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继续发生严重歉收,由此,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2003年全球货币供给总量增长16%。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增长。2003年中国央行吸纳了1600亿美元, 2004年全球货币供给总量增长将不低于18%。全球正在经历2万亿美元流入商品与服务市场。现在这个

10、流动过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更庞大的货币流还在后面。一场恶性通货膨胀正在席卷中国。 2004年12月中国出现79亿美元贸易逆差,贸易恶化与经常账户恶化。 2007年的CPI高居不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9.8%,其中,中低收入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了9.7%。2007年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6%,其中,中低收入国家上涨了8.7%。应该说,全球的通胀压力都在增大。同时,全球经济的普遍增长使世界市场的资金以高速的速度累积,资产价格上涨,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危险。对于参与到国际经济的中国,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为达到稳定物价,货币政策必然

11、采取加息等措施。我国目前由于存在农产品价格历史偏低、劳动力报酬占比低、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能性较大。随着全球性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资源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快速上升,加大了我国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及通货膨胀的类型,政府采取了多种经济政策进行治理,在2007年央行已经十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5%,创20余历史新高。 2007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2008年通胀仍将持续,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央

12、行在日前的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2008宏观经济展望中指出,“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央行称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政策调整等因素对价格产生了叠加影响。 央行指出,经过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内经济运行长期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呈现加快调整和释放的态势。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态势尚未根本缓解,通货膨胀风险加大。从紧基调不变、适时适度微调。中心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在报告中明显提出,从紧调控基调不变,适时适度微调的立场。2008年央行调控方面,

13、将综合运用对冲措施,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来调控,并且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完善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另外,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改进外汇治理也是央行在2008年提出的目标。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6.02.41.91.52.89.36.57.318.818.03.13.46.4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4.724.117.18.32.8-0.8-1.40.40.7-0.81.23.91.81.5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4.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4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姓名:杨自英 0705024106 朱小霞 0705024206 王双双 0705024113刘颖伟 0705024117徐 靖 0705024219张 怡 0705024220张 菁专业: 国 贸科目:西方经济学2008/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