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9955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允价值计量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在近十几年一直是国际会计理论前沿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符合配比性原则,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与现实高度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公认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市场不够活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几次。从07年开始公允价值属性又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应用,并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如今,几年过去了,

2、公允价值计量执行效果如何?执行中又遇到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部分相关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中寻找答案。关键词:公允价值;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对策Fair value measurement research based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These year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theoretical. Fair value measuremen

3、t can reflect the profit of the corporation, be more a reflection of reality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corporation, It can provide investors information with high quality, which help investors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It has now become one of accepted accounting measurement in developed countr

4、ies. Since 1990s for we have an immature factor market which is inactive, unsound supervision and other reasons, the use of fair value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process. Since the year of 2007 ,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pplied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vestment real estate, busin

5、ess combination not under the same control, debts,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 and biological assets and other 17 standards again, and the listed company take the first . Now, a few years passed, Whats the influence of the value measurement ? What kinds of problems would we meet ? How to solve these p

6、roblems? Thus, the paper will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 these problems and seek for answers. Keywords: Fair value; The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standards; Executive effect; 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倡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充分吸收市场价格中蕴涵的信息,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能满足信息使

7、用者的决策需求、符合配比原则并且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但考虑到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不是非常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较高、主观估计成分较多的情况,为最大程度地避免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限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尽管如此,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就目前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如何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1.2 国内研究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经历过一波三折的变化过

8、程,从1997年至2000年,是我国提倡公允价值应用阶段,在规定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的具体准则中,都涉及到了公允价值。2001年至2006年是回避公允价值阶段。公允价值的应用实施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在一系列上市公司资产舞弊案件发生后,财政部在2001年修订这些准则时取消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三项准则的使用,恢复使用历史成本计价。几经波折,2004年7月财政部在公允价值运用上的态度发生变化,冯淑萍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讲话表明,公允价值的运用被重新提上日程。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其中22项具体准则中,直接

9、或间接地引入了公允价值属性,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在谨慎的基础上大量的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1.3 研究的思路本文以我国部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应用分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其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针对其缺陷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0、。在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这一举措会对那些拥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在持有期间的变化,只会影响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最终处置时才会影响当期损益。笔者从样本公司中截取5家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计量的上市公司,根据其2010年年报公允价值变动情况绘制下表。表2-1 上市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表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源影响数/元江淮

11、汽车600418交易性金融资产4549484.28鑫科新材料600255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13285164.41铜峰电子600237交易性金融资产-7049中国银行集团60198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安凯客车000868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542996.33分析上表数据知,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总的说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会产生以下影响: 1.金融工具表内化使投资者能正确识辨企业的资产

12、和负债。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衍生金融工具这类资产一般没有取得成本,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则无法体现在报表当中。而此类资产或负债所隐藏的风险却令人触目惊心,因而表内化金融工具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人心所向的。此外,为了避免给财务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当考虑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投资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2.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使非专业投资者难以看透报表信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只有在处置金融资产时才能实现,而对于只敏感于利润数字的非专业投资者而言,容易导致其决策失误。第三章 公允价值执行效果分析3.1 公允价

13、值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07年是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效果开始显现。笔者认为,06、07年的经营业绩对比,最能体现公允价值的执行效果。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上市公司06、07年监管报告中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相关信息,编制了下表。表3-1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比表年份平均每股收益/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亏损公司百分比2006年0.312.87%13.31%2007年0.41814.71%7.63%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增长,共实现营业收入91,902.24亿元,较2006年增加18,922.52亿元,增长25.93%;实现净利润9,344.05亿

14、元,较2006年增加3,171.31亿元,增长51.38%。2007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人民币0.42元,同比增加0.12元,增长41.4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1%,同比增加1.84个百分点,增长14.29%;其中,1,42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2.37%。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每股收益大幅上升,亏损公司数量下降”的结论。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取得骄人业绩, 除了国家整体经济形势较好、上市公司本身努力经营取得积极效果等原因以外,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特别是其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更是为利润增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并在编

15、制年度报告中采用,引起了上市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剧烈波动。笔者经过对本文第二章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引起了上市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剧烈波动的原因:1、对于金融资产,在年末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增加了企业的收益;2、对于债务重组,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债务的豁免,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甚至扭亏为盈;3、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加了企业净资产的价值;4、对于非货币性交换,当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成本时会产生收益,影响企

16、业的利润,此外,还可以通过向上市公司置换优质资产的方式,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3.2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2.1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纵问题由于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目前采用公允价值属性,实际操作时能做到的只能是选择最接近公允价值的计量,尤其是在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认只能来源于双方协商,那么公允的程度就有待提高了;同样现值利率的取得也会存在具体困难。这些都给计量公允价值留下可选择的空间,而且要审核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准确也比较困难。在目前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者主要以企业财务报表指标作为投资决篆依据,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