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2962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透镜.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知能梯级训练(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列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2012济南中考)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A.实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B.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C.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4.(2012烟台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

2、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5.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D.手机适当向右移6.(2011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

3、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7.(多选)(2011莱芜中考)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8.(2012济宁中考)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

4、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9.(2012无锡中考)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10.(2011呼和浩特中考)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选填

5、“大”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 cm处时,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1.(2011宜昌中考)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选填“虚”或“实”)像.12.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4分)张奶奶家的堆柴屋是用塑料薄膜作顶的(如图所示),一个雨过天晴的正午,张奶奶家柴屋里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小明和村里的人们一起及时赶到,迅速将火

6、扑灭.可谁是纵火犯呢?小明决定当一次侦探.分析了事故现场后,小明一拍脑门说道:“原来是它!”你知道纵火犯是谁吗?谈谈你的看法.14.(6分)(2011铜仁中考)如图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15.(6分)如图所示,F1、F2为透镜1的焦点,F3、F4为透镜2的焦点.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16.(9分)(2012福州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

7、(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 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7.(8分)(2012聊城中考)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填一种器材名称)上.18.(8分)(2012泰

8、州中考)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分别用f115 cm和f210 cm的凸透镜做实验,如表所示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像的性质焦距f/cm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15402335271040133514由这部分数据可初步发现(1)若以“透镜的焦距为单位”进行比较,在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_;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是_.(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若物距相同,焦距大,像距_.【拓展提升】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9、,如图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凸透镜T的距离(像距v)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的长度/cm像的特征14.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26.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38.0/光斑大小不变只有圆光斑410.040.08.0倒立的箭头512.024.04.0倒立的箭头614.018.72.7倒立的箭头716.016.02.0 倒立的箭头818.01

10、4.41.6倒立的箭头920.013.31.3倒立的箭头(1)凸透镜T的焦距为_cm.(2)物距u在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距从开始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像距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4)当物距等于7 cm时,物体在光屏上_(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成像.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发光体的长度.(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2.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

11、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 m-1,它的焦距是0.25 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 凸透镜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D.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 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_m-1,度数为_度.答案解析1.【解析】选C. 2.【解析】选A. 3

12、.【解析】选D. 4.【解析】选A. 5.【解析】选A. 6.【解析】选C.7.【解析】选C、D. 8.答案:小于 9.答案:倒立 缩小 20 10.答案:(1)10 (2)大 (3)不能11.答案:凸 虚 12.答案:A、C B D13.答案:纵火犯是塑料薄膜顶棚的积水和阳光.雨后顶棚上积水,形成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水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当正午的太阳光竖直向下照射时,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因为“水透镜”的面积较大,所以焦点处的温度很高,足以点燃柴草,引起火灾.14.【答案:如图所示15.答案:16.答案:(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焦距)(答案科学合理即可)(2)缩小 远离17.【答案:(1)15 (2)上 (3)c 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18.答案:(1)u2f 2fvf (2)变大 也大【拓展提升】1.答案:(1)8 (2) 大于8 cm小于16 cm(或大于10 cm小于16 cm或大于f小于2f) (3) 变小 变小(4)一定不会 等于 (5) 如 f8 cm成实像;f8 cm成虚像;f16 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间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规律等2.【答案:(1)B (2)5 -5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