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9523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甲为DNA的粗提取实验环节,图乙为DNA的鉴定实验,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EDAB图甲中A步骤的原

2、理是DNA易溶于酒精从而使DNA析出C实验甲提取到的较纯净的丝状物直接加入二苯胺试剂中利用乙图装置水浴加热鉴定D图乙装置中实验现象为A试管溶液无颜色变化,B试管溶液变成紫色2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A甘油出入肝脏细胞B小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C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D抗体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3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4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

3、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B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C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D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5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A多肽、RNA、淀粉BDNA、RNA、纤维素CDNA、蛋白质、糖原D核酸、多肽、糖原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

4、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7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形成水华,其中有多种蓝藻。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原癌基因累积的结果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核酸具有差异性C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但功能不变D由于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所以一般情况下比白细胞寿命短二、非选择题9(10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导的团队从黄花蒿植物中提取出了青蒿素。研究发

5、现,青蒿素在治疗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方面有显著的作用。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根据青蒿素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沸点34.5)两种溶剂,应选用_作为萃取剂。(2)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_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_。(3)下图为对青蒿素提取液(待测样品)的鉴定结果,检测待测样品的方法是_,中物质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_中的物质。检测结果表明_。10(14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6、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和 (2)质粒运载体用EcoR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所示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11(14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

7、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中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12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

8、易受 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表示为了获取抗病毒基因,可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相应的RNA,在_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片段。(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3)过程还需要再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方法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分析题图,图甲中DA表示用95%的酒精对DNA进行进一步纯化;CB表示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E表示去除溶于氯化钠的

9、杂质,因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CBEDA;图乙为DNA的鉴定实验,DNA与二苯胺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蓝色。【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EDA,A正确;B、图甲中A步骤的原理是DNA不溶于冷酒精从而使DNA析出,B错误;C、实验甲提取到的较纯净的丝状物需要先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中利用乙图装置水浴加热鉴定,C错误;D、图乙装置中实验现象为A试管溶液无颜色变化,B试管溶液变成蓝色,D错误。故选A。2、C【答案解析】根据物质浓度对运输速率影响的曲线可判断该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再根据氧气浓度对运输速率影响的曲线可知,该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ATP,与两个曲

10、线都符合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题目详解】A、甘油出入肝脏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与题意不符,A错误;B、小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与题意不符,B错误;C、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与题意相符,C正确;D、抗体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典型事例为解答该题的关键。3、C【答案解析】A、转录的产物是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因此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故B正确;C、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C错误;D、密码

11、子的简并性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应从转录和翻译过程着手,做此类题型时,考生要逐一分析每个选型,从中找出错误的选项,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4、D【答案解析】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A正确;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的,B正确;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C正确;蛋白质工程改变的是基因,是可以遗传的,所以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可能具有改造的蛋白质,D错误。5、A【答案解析】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

12、、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淀粉或纤维素A正确。故选A。6、B【答案解析】本题是关于细胞呼吸的问题,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减弱,因此,随着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而酒精的产生量减少。【题目详解】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6H12O6 + 6H2O + 6O2 酶 6 CO2 + 12H2O + 能量 无氧呼吸

13、 总反应式:植物: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 CO2 + 能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当氧气浓度为0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酒精的产生量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相同,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酒精的产生量逐渐减少,在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酒精,因此,此时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此时酒精的相对值为6,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对值为3,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对值为156=9,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1.5,因此 ,此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B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呼吸作用的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所以应该熟记方程式,特别是其中的系数,细胞呼吸过程中哪种呼吸方式为主,不能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而是看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多少,哪种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越多,就以哪种呼吸方式为主。7、B【答案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题目详解】AD、蓝藻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具有拟核,拟核内含有一个环状的裸露的DNA,其遗传物质就是DNA,AD错误;B、蓝藻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蓝藻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因为蓝藻的细胞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的相关酶,蓝藻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故选B。8、B【答案解析】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在个体发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