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7065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钢搬迁调整战略与实践联合课题组一、首钢钢铁业搬迁调整的背景和战略选择首钢始建于 1919 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 1994 年钢产量达 到 824 万吨,列当年全国第一位,并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 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2005 年资产总额 580 亿元,销售收入 806 亿元,实现利润水平 33 亿元,职工 10.2 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北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举办 2008 年奥运会,对环境保 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首钢多年来加强环境治理,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北京地区

2、自然 形成的大气污染本低值很高, 环境容量非常有限, 首都的特殊地位, 都不适合继续发展钢铁 冶炼工业。首钢向何处去 ?重大战略选择和严峻的考验,摆在了首钢领导班子及全体首钢人面前。 在重大战略选择面前,首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形势。一方面,首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进入21 世纪以来,全国钢铁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许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而首钢在北京受环境容量限制, 钢铁 业从 1995 年以后一直得不到发展,技术改造滞后,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不断拉大。如果单纯 压缩钢产量,不进行产业优化升级, 企业竞争力将逐步削弱, 由此将引起效益下降、富余人 员增加,银行偿债

3、能力下降、企业不稳定等一系列严重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 首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国许多大钢铁企业位于中心大城市, 都 面临着环境的压力。 如果首钢率先走出北京进行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调整, 就可以开辟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为中心城市钢铁业搬迁调整提供示范。首钢从 1998 年底开始编制“十五”发展规划,之后又延伸到“十一五”规划。根据形 势的不断变化,反复进行战略思考,经历了一个多种方案选择的过程。第一阶段方案, 压缩部分钢产量,钢铁业继续在北京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争取国 家批准在石景山建设冷轧、热轧项目,提高钢铁业的竞争力; 同时大力发展非钢产业, 逐

4、步 使非钢产业比重超过钢铁业, 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 保证首钢在北京的发展和职工队 伍稳定。 但是在石景山建设冷轧和热轧项目难以得到国家批准, 同时又必须压产; 钢铁业是 首 钢的主要收入来源, 钢铁业得不到发展, 非钢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长期来看,首钢在北京的 环保成本、物流成本高,即使国家不让首钢搬迁,首钢在北京也难以保持长远的竞争力。第二阶段方案, 钢铁业部分搬迁, 部分留在北京。 这样可以保证首钢结构调整实现平衡 过渡。但是从北京的环境容量和长远发展看,不允许在北京继续发展钢铁冶炼。第三阶段方案,钢铁业全部搬迁调整,即国家批准的方案。 2005 年 2 月,经国务院同 意,国家发

5、改委批复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 。主要内容 :一是逐步压 缩北京石景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到 2007 年底压缩 400 万吨,到 2010 年底钢铁冶炼、热轧 能力全部停产;二是体现循环经济要求,联合唐钢,在河北曹妃甸建设 21 世纪国际先进水 平钢铁精品生产基地, 在北京顺义建设冷轧项目; 三是在北京发展首钢总部经济, 包括冷轧 厂、优势非钢产业、环保产业、研发体系等。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 是党中央、 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决策, 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认为这是中国从钢 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重大举措。一是有利于

6、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钢铁业搬迁, 相应大量减少了 北京污染; 同时,首钢在北京发展总部经济, 发展优势非钢产业、 环保产业和研究开发体系 等,形成新的经济载体,可以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 为我国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 索经验。目前全国 75 家重点钢铁企业有 20 家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有 34 家在百万人口以 上的大城市, 物流成本、 环保成本相对较高, 都面临着布局调整的问题。 实施首钢搬迁调整, 可以率先为我国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三是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

7、国际竞争力, 为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提供示范。 我国钢产量多, 但高端产品少, 有一部分钢铁企业装备落后、 污染严重、 消耗高、缺乏竞争力。在曹妃甸建设 21 世纪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生态型的钢铁精品生 产基地,可以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示范。四是有利于首钢通过新的载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业, 向北京以外地 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可以解决压产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确保首钢和首都的安定稳定; 从根本上实现首钢工艺升级、 产品换代, 同时带动非钢产业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首钢的综合 竞争力。钢铁业搬迁调整,对首钢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将一

8、个 800 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搬迁, 是一项国内没有先例的、 涉及国家、 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钢既要应 对市场激烈竞争,搞好当前的生产经营, 又要压缩北京地区钢产量、安置富余人员,又要在 外地建设全新的钢厂,多条战线同时推进,其实施难度、 时间的紧迫性、资金投入的强度和 技术的先进性、做好职工稳定工作的艰巨性,都是史无前例的。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钢铁业搬迁调整规划,制定首钢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是 :到 2010 年,集团销售收入和海外营业额、 实现利润、 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 分别比 2005 年翻一番;集团钢产量 2000 万吨,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和环境

9、治理达 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其他产业做强做大。 把首钢集团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 运行高效型、循 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企业,在钢铁业和综合经济实力方面再居国内一流行列。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 2007 年底,做好北京地区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技术研发、人才建设等各项 工作; 随着迁钢热轧、北京顺义冷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热轧冷轧配套生产能力,能够掌握和驾驭好板材生产技术和管理,为首钢京唐钢铁厂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基础; 非钢产业培育出若干个具有优势产品和业务的骨干企业, 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转型, 进一步提升发展海外事业, 集团海内外协调发展。 集团销售收入和海外营业额达

10、到千亿元的 台阶。第二步到 2010 年底,首钢京唐钢铁厂建成投产,具备 905 万吨高档板材生产能力,成 为我国钢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基地, 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根本改善, 首钢在 全国钢铁业中再居一流先进行列。 各个非钢产业骨干企业的产能或规模, 达到本行业大型企 业的水平, 并有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海外资本运作和市场开拓功能进 一步增强。首钢集团在钢铁业和综合实力方面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第三步 2010 年到 2020 年,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 到首钢建厂 100 周年的时候,把首钢建设成为国际型的大型企业集团

11、,进入世界 500 强。总体要求是 :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钢改革发展全局,做到“更新、更快、更精、更强” 更新 :就是要抓住首钢搬迁调整的新机遇,树立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探索发展的新方式,创 造改革开放的新水平,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利用现代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开创改革发展 的新局面, 建设 21 世纪的新首钢。 更快 :就是要在科学规划、 脚踏实地、 分步实施的基础上、 发挥后发优势,转变观念更快、决策实施更快,制度创新更快、结构调整更快、技术进步更 快,不断赶超先进水平。更精 :就是要做到装备精良、产品精品、机构精干、管理精细,各 项工作精益求精,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12、更强:就是要打造首钢的 强势文化、强势产业、强势产品、强势管理、强势团队,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全面落实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系统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 钢铁业要 从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次板材和精品长材生产为主转变;电子机电业要从零部件加工为主, 向成套设备研发制造转变; 建筑业要从劳务施工型为主,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和总承包企业转 变;服务业要从人力服务、简单加工为主,向管理型企业转变;矿产资源业要从本区域开发 为主,向扩大对外合作开发转变。三、首钢搬迁调整规划的实施及已取得的成效(一)中央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后,国务院有关 部门、北京市、河北

13、省全力推进落实。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首钢和曹妃甸首钢新厂址调研, 做出重要指示。去年 11 月 30 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政协向中共中央、 国务院报送的 关于首钢搬迁及曹 妃甸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上做出批示:“庆林同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就首钢搬迁及曹妃甸建设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 提出了全面并有深度的建议, 请发改委会同有关 部门认真研究,结果报国务院” 。今年 5 月 1 日,温家宝总理到首钢视察并指出,这次搬迁调整使首钢获得了新的机遇, 站在了新起点上, 必将继续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新世纪新首钢, 就是要建设一个自主创新 的首钢,一个技术先进的首钢,一个产品一流的首钢,一个有竞

14、争力的首钢。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各项工作, 组织国内一流专家, 对首钢京唐公司项目可研报告多次 召开论证咨询会, 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分别组织了首钢京唐公司项 目环评和水资源评审会。北京市与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环保总局等, 对首钢提出的请求国家给予的政策和资金 支持,高度重视, 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协商。 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首钢搬 迁调整工作,北京市成立了由陆昊副市长为组长的首钢搬迁协调领导小组,围绕首钢压产、 顺义冷轧、首钢京唐公司、富余人员安置、债务衔接、建设资金、技术准备等问题,确定了 7 条工作主线, 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以推进。 北京市支持首钢

15、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的资金, 已经按照进度拨付到位。河北省、 唐山市把首钢京唐公司项目作为河北省的一号工程, 给予全力支持。 各项外部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公路、铁路、码头等,已取得积极进展。(二)全力推进搬迁调整各项工作的实施围绕北京市确定的 7 条工作主线, 一方面抓好北京地区的各项工作, 一方面抓好首钢京 唐钢铁厂建设工作。在北京地区工作方面 :1. 做好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工作。 首钢一是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首钢搬迁调整的重大 意义,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决策,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定创新创业的信心。二是编制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用宏伟的发展蓝图,凝聚人心和力量。三是大力

16、创建学 习型企业, 引导职工加强学习, 增长才干, 适应首钢大发展的需要, 兴起了大学习、 大练兵、 “大提素” (提高素质 )的热潮。2. 做好北京石景山厂区压缩钢产量工作。 按照国务院批复, 到 2007 年底压缩钢产量 400 万吨, 2010 年底钢铁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首钢已提出了具体进度安排,并提前做工 作,于 2005年 6月 30日停止了五号高炉的生产, 2006年 5月 9日停止了二号焦炉的生产。3. 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到 2005 年底,首钢北京地区职工 7.8 万人,首钢已制 定了详细的方案,通过“核对数字、核对岗位、核对时间、核对人员、核对素质” ,到 2010 年底石景山厂区钢铁业停产,计划通过新项目安置 1.67 万人,内退 1.34 万人,退休 0.63 万 人、面向社会分流 1.17万人,共计分流安置 4.81万人,另有 2.99 万人分布在首钢各个非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