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2682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汇报材料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自治州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材料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农村卫生院、卫生室建设情况自 以来,昌吉市卫生事业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完善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核心,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分批、有计划地每年把我市城乡基础医疗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及政府年度“十项惠民工程”。 、 ,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规模、统一风格、标志明显”的规划设计方案,投资2208.2万元,新建了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的10所乡镇卫生院;并为10所乡镇卫生院

2、新增医疗设备250万元,更新了B超、X光机、生化仪、血球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 ,我市先后投资847万元,新建了总建筑面积6710平方米的75个村卫生室,其中: ,新建了面积均为85.52平方米、建筑造价10万元/所的18所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 ,新建了建筑面积均为92.1平方米、工程造价11.5万元/所的42所村卫生室; ,新建了建筑面积均为92平方米、建筑造价13万元/所的15所村卫生室;按照每所村卫生室5000元的标准,为75所村卫生室配置了基本医疗设备;实现了我市村卫生室全覆盖。二、农村改厕工作开展情况在对全市农村改厕重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昌吉市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3、,确保村镇环境整治示范村的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0%。及时召开昌吉市农村改厕项目启动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改厕项目工作,市分管领导分别与各项目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农村项目改厕责任书,将改厕完成情况纳入当年爱国卫生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为确保卫生厕所建设及使用管理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经过举办农村改厕项目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北疆地区的改厕类型特别是修建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讲解,使项目乡镇分管领导、卫生专干及施工人员牢牢掌握卫生厕所的修建技术,同时,各项目乡镇还积极组织村干部开展互观互学活动,交流农村改厕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户改厕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改厕项目工作得

4、到有力推进。制定印发了昌吉市农村改厕项目档案管理办法,从项目申报、培训、采购及项目施工、经费管理等逐一进行规范。项目乡镇采取自主招标的办法,严格按照程序,及时规范地完成招标采购工作。部分乡镇积极协调资金,经过各种形式对实施改厕工作进行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户改厕的积极性。 8月全国西部片区农村改厕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在我市顺利举行,全国爱卫会领导及改厕专家对我市农村改厕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以来,全市及项目乡镇先后举办改厕培训班36期,组织农村改厕现场观摩会12次、印发农村户厕建造标准、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使用须知、画册2万余份,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户。截止当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

5、率达88.15%,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2.17%。三、新农合工作及生育妇女住院分娩情况(一)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昌吉市现有农牧民人口10.3万人。多年来,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始终困扰着昌吉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高度关注的问题。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之后,昌吉市委、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它作为解决全市民生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下大力气,从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以及机制建立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高标准、高起点开展了这项工作。自 在全市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市参合农牧民逐年递增,参合农牧民94323人,参合率达到99%。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由

6、102元提高到260元,补偿封顶线由8000元提高到5万元。 1-5月份,新农合门诊就诊38676人次,补偿金额25.21万元;住院就诊6627人次,补偿金额835.78万元;市、乡综合补偿率达54.8%,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看病贵问题。根据自治区、自治州要求,今年我市被列为新农合“一卡通”试点县市,当前正在进行前期新农合参合人员信息核对工作,实施方案正准备报市政府常委会审批。(二)生育妇女住院分娩情况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785人,农村住院分娩率86.17%;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822人,农村住院分娩率89%;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942人,农村住院分娩率95.5%

7、;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1073人,农村住院分娩率95.6%;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1041人,农村住院分娩率97.1%; ,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1107人,农村住院分娩率99.4%; 1-5月份,我市农牧区生育妇女住院分娩588人,农村住院分娩率99.3%。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署,我市自 10月在全市10个乡镇和3个涉农办事处执行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截止 3月底,我市累计补助孕产妇4182人,使用补助项目资金172.56万元,本级配套资金9.75万元。四、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一)食品卫生工作开展情况我市农村食品卫生工作在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

8、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全面提高食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有效促进了我市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市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范围,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街道与各村、居委会层层签订责任书。二是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会议及动员会,拨付了专项经费,抽调人员到位,成立了昌吉市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街道也成立食品

9、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办事处设食品药品协管员,村社区设食品药品信息员(现全市共有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175人)。及时制定了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讨论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统筹各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建立了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在现有食品经营网点的基础上,积极在农村引导建立物流配送等流通网络并进行整顿规范。组织开展了“食品放心示范店”活动,并与“百城万店无假货”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对接,初步形成食品消费的经营网络。四是对农村婚丧嫁娶家庭宴席聚餐人数在50人以上的,要求必须填报大中型聚餐席前报告卡,并上报市卫生监督所备

10、案。根据上报情况,监督所及时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有效地预防了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五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农村食品市场整顿”活动为重点,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三节”、“五一”、“六一”、中秋、“十一”以及不合格粮油、过期食品、水产品、不合格奶粉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二)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各乡镇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协会作用,利用“科技之冬”集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乡村调频广播定期开办自办栏目农民与健康,把健康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同时,经过“三下乡”、“六进村”等活动、乡镇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教

11、育相关宣传,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做健康教育水平,村民健康教育培训率达7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7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0%。 2、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进。各乡镇以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312国道沿线、高速公路下行线沿线及乡镇主干道和示范村的卫生整治为重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居民点规划、巷道硬化、节能路灯、农村改厕、小游园、居民点及配套环卫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治理“六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挂),各乡镇确定的示范村已基本建成道路畅通、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示范点。为认真落实镇村两级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长期保持不滑

12、坡。佃坝乡建立了奖罚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加强村庄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实现清洁环境经常化、村镇规划科学化、居民点建设规模化、环境绿化园林化。二六工镇以“一强三化治六乱”长效运行机制为抓手,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告诫谈话制、物质奖励制、一票否决制、末位追究制,彻底整除“六乱”现象。当前全市共创立自治区级卫生示范乡镇2个、自治区级卫生示范村3个;创立自治州级卫生示范乡镇4个、自治州级卫生示范村19个;创立市级卫生示范乡镇1个、市级卫生示范村31个,60%的村(组)长期保持了干净、整洁的卫生面貌。3、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确保环境卫生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将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改厕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在全面督查的基

13、础上,实行动态督查、专项督查,把阶段性督查与经常性督查结合起来,注重整改提高。针对突出存在的卫生死角,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加大整治力度,对涉及多家单位的问题协调有关方面现场办公共同解决。二是不定期邀请行风评议员对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一些长期卫生脏乱差的部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环境卫生纳入对乡镇的评议内容。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环境卫生方面的提案及市长专线转办单、群众投诉,督促相关部门现场查看,整改落实,认真处理并及时进行答复。三是联合州、市新闻媒体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跟踪采访,对好的典型进行媒体宣传,对卫生脏乱差及群众意见大的部位进行电视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环境卫

14、生面貌进一步改观。(三)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强化监管,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各项措施。 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紧紧围绕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及时更新调整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考核内容,每年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职责;二是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全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疫情报告管理、首诊报告、漏查自查、网络直报、预检分诊、肠道门诊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疫情处理等工作。在全市设有传染病网络直

15、报点27个,使各医疗机构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是新建了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10所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所村卫生室,进一步健全了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三级网络;四是五年来共增加卫生人员编制508人,并经过公开招录、择优录取的原则,充实了医疗卫生队伍,完善了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用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120万元,有效促进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自 起逐步在全市范围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

16、划工作。一是制定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全市范围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免费。二是根据全市总人口数,合理设置143个固定预防接种点,方便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市“五苗”接种率98%。三是全市共有107个预防接种单位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的要求,确保安全注射率100%。四是及时修订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办法,确保在我市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能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五是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昌吉市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方案,联合教育部门每学期在全市托幼机构、学校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积极开展疫苗补种工作。 3、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完成国家规划要求。 我市以艾滋病、结核病、鼠疫等传染病为重点,依法加强传染病管理和防治工作。一是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HIV初筛实验室建设。全市共有HIV初筛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