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物理5.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61817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理工物理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莞理工物理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莞理工物理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莞理工物理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莞理工物理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理工物理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理工物理5.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波动1 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B ) (A) 波长不变 (B) 频率不变 (C) 波速不变 (D) 以上三量均发生变化2 平面简谐波方程 中表示( D) (A)波源的振动相位 (B)波源的振动初相 (C)处质点振动相位 (D) 处质点振动初相 3 一质点沿方向振动,振幅为,周期为,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已知时该质点位于处,向轴正向运动,由该质点引起的波动的波长为,则沿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D )(A) (B)(C) (D)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机械振动一定能产生机械波 (B) 波动方程中的坐标原点一定要设在波源上 (C) 波动传播的是运动状态和

2、能量 (D) 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大小相等5 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某介质无位移达到负最大值时,它的能量为(C ) (A)最大,最大 (B) 最大 (B), (D),6 一简谐波,振幅增为原来的两倍,而周期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后者的强度I与原来波的强度之比为(D ) (A)1 (B)2 (C)4 (D)168 有两列波在空间某点相遇,在某一时刻,观察到点的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那么可以断定这两列波(D ) (A)是相干波 (B)是非相干波 (C)相干后能形成驻波 (D)都有可能9 关于“波长”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同一波线振动位相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 (B)

3、同一波线上位相差为的两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C)振动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的距离 (D)同一波线上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11 火车以的速率行驶,其汽笛声的频率为,一个人站在铁轨旁,当火车从他身边驶过时,他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变化是多大?设空气中声速为(C ) (A) (B) (C) (D)12 一固定波源在海水中发射频率为的超声波,射在一艘运动的潜艇上反射回来,反射波与发射波的频率差为,潜艇运动速度远小于海水中声速u,则潜艇运动速度为(A ) (A) (B) (C) (D)13 和为两个相干波源,相距,比超前相位,若两波在,连线方向强度相同,都是,且不随距离变化。则在连线上外侧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如何?又在

4、外侧各点的强度如何?(A ) (A)0 (B) 0 (C)0 (C 014 一根管子可以起声学滤波器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不允许不同于自己固有频率的声波通过管子,请问多少频率以下的声波就不能通过了,设管长,管中声速为(B ) (A) (B) (C) (D)15 两相干波源和发出两列波长为的相干波,两波在点相遇。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相相同,则点振幅极大时波程差应满足的条件是(A ) (A) (B) (C) (D)16 两相干平面波波源、,振幅皆为2cm,相位差为,两波源相距20m,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两列波叠加后振幅为(A ) (A)0 (B)2cm (C)4cm (D)2. 82cm

5、17 已知两相干波源所发出的波的位相差为,到达某相遇点的波程差为半波长的两倍,则点的合振动的情况是( B) (A)始终加强 (B)始终减弱 (C)时而加强,时而减弱,呈周期性变化 (D)时而加强,时而减弱,没有一定规律18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C ) (A)与波长成正比 (B)与频率成正比 (C)由介质性质决定,与频率无关 (D)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19 如右图为时刻,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沿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波形,则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是(A )(A) (B)(C)0 (D)20 如图实线表示一平面简谐波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末的波形,由图可知,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是(C )(A) (

6、B)(C) (D)波动光学1 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的均匀透明介质中从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点。若路径长为,、两点光振动相位差为,则和可能的值是(C ) (A) (B) (C) (D)2 在照相机镜头的玻璃片上均匀镀有一层折射率小于玻璃的介质薄膜,以增强某一波长的透射光能量。假设光线垂直入射,则介质膜的最小厚度应为(D ) (A) (B) (C) (D)3 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波长为,用玻璃纸遮住其中一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大2.5,则屏上原0级明纹中心处(B ) (A)仍为明纹中心 (B)变为暗纹中心 (C)不是最明,也不是最暗 (D)无法确定4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

7、路(一臂)中,放入一折射率为,厚度为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该光路的光程改变了(A ) (A) (B) (C) (D) (E)5 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由空气中的玻璃形成,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当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B ) (A)玻璃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B)空气劈尖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C)两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同 (D)已知条件不够,难以判断6 若把牛顿环装置,由空气搬入水中,则干涉条纹(C ) (A)中心暗斑变成亮斑 (B)变疏 (C)变密 (D)间距不变7 设牛顿环干涉装置的平凸透镜可以在垂直于平玻璃板的方向上移动,当透镜向上平移(离

8、开玻璃板)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环纹的变化情况是(C ) (A)环纹向边缘扩散,环数不变 (B)环纹向边缘扩散,环数增加 (C)环纹向中心靠拢,环数不变 (D)环纹向中心靠拢,环数减少8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的光强决定于波阵面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点的( D) (A)振动振幅之和 (B)光强之和 (C)振动振幅和的平方 (D)振动的相干叠加9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宽度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o的方向,单缝处波面可分成的半波带的数目为( C) (A)3个 (B)4个 (C)5个 (D)8个10 在光栅夫琅

9、禾费衍射实验中,单色平行光由垂直照射光栅变为以小于90o的入射角到光栅上,观察到的光谱线(B ) (A)最高级次变小,条数不变 (B)最高级次变大,条数不变 (C)最高级次变大,条数变多 (D)最高级次不变,条数不变11 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光栅,在同一级光谱中,靠近中央明纹一侧是(D ) (A)绿光 (B)红光 (C)黄光 (D)紫光12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随着单缝的宽度逐渐减小,屏上衍射图样的变化情况是(B ) (A)衍射条纹逐渐变密 (B)中央亮条纹逐渐变宽 (C)同级衍射条纹的衍射角减小 (D)衍射条纹逐渐消失13 在入射光波长一定的情况下,若衍射光栅单位长度上的刻痕线

10、数越多,则(A ) (A)光栅常数越小 (B)衍射图样中亮纹亮度越小 (C)衍射图样中亮纹间距越小 (D)同级亮纹的衍射角越小14 设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的缝宽为,透镜焦距为,入射光波长为,则衍射图样光强分布图中、两点的距离为(D ) (A) (B) (C) (D)1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B ) (A)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且明纹亮度加强 (B)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明纹亮度减弱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无干涉条纹16 强度为的自然光经过两平行放置的偏振片后,透射光强变为/4,这两块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B )

11、 (A)30o (B)45o (C)60o (D)90o17 用两块偏振片分别作起偏器和检偏器。当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分别成30o和60o夹角时,观察到同一位置两个不同光源的强度相等,则两光源的强度之比为(A ) (A)1/3 (B)1/2 (C)2/3 (D)3/418 当自然光以58o角从空气中入射到玻璃板表面时,若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透射光的折射角为(A ) (A)32o (B)46o (C)58o (D)72o19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中射向一块平板玻璃。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则在 平板玻璃下底面的反射光是(B ) (A)自然光 (B)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完

12、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部分偏振光20 自然光从60o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一透明介质的表面,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则知(B ) (A)折射光是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o (B)折射光是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o (C)折射光是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D)折射光是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近代物理1 光电效应中发射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直接求出普朗克常数的是(C )(A)(B)(C)(D)2 用频率为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如果,那么(D )(A)一定大于(B)一

13、定小于(C)一定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 已知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功为,则此单色光的波长必须满足(A )(A)(B)(C)(D)4 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以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若,则( D)(A)(B)(C)(D)与的关系还不能确定5 在康普顿散射中,如果设反冲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60%,则因散射使电子获得能量是其静止能量为(D )(A)2倍(B)1.5倍(C)0.5倍(D)0.25倍6 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C )(A)一种波长的光(B)两种波长的光(C)三种波长的光

14、(D)连续光谱7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后可辐射出可见光谱线,最少应供给氢原子的能量为(A )(A)12. 0eV(B)10. 20 eV(C)1. 89 eV(D)1. 51 eV8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与在基态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之比为(C )(A)1/4(B)1/8(C)1/16(D)1/329 按照玻尔理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电子的角动量L的可能值为( D)(A)任意值(B)(C)(D)10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轨道上的角动量与第一激发态的轨道角动量之比为(A )(A)5/2(B)5/3(C)5/4(D)511 具有下列哪一个能量的光子,能被处在的能级的氢原子吸收?( B)(A)1.51e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