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6082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总 工 程 师: 主 任 工 程 师: 处 长: 工程技术负责人: 二一三年三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三、试验方法四、检测工作组织设计五、安全生产六、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 ,由 勘察,由 设计。地基基础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相关处理方法及设计条件:设计桩长12.0m18.0m,桩径500mm,桩中心距1.40mm,置换率m为0.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桩端持力层为粉质粘土,三层框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80kPa, 高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80kPa。 于2012年10月底开始基础施工。受 公司委托, 拟于2013年4月开始对 C

2、FG桩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动力法,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0%;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法,检测数量桩总数的0.5%且每栋楼不少于3根。楼号桩径(mm)桩数有效桩长(m)承载力特征值( kPa )静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高层50035518580371三层框架50025512380351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普遍存在,局部为杂填土。黄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砖块、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层厚1.104.70m,层底标高-4.96-1.48m。粉质粘土:普遍分

3、布。黄褐色,软可塑,饱和,含铁锰质结核。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属高压缩性。层厚1.807.70m,层底标高-10.02-3.28m。 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可塑,饱和,含铁锰质结核。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属中高压缩性。揭露层厚0.18.1m,层底标高-11.92-7.28m。 细砂:普遍分布。黄褐色,稍密,局部中密,湿饱和,颗粒级配不良。一般粒径0.0750.25mm,含量约占50-60%,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粘粒含量小于3%。属中压缩性。层厚1.209.5m,层底标高-14.32-12.89m。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可塑,饱和,含铁锰质结

4、核、灰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属中压缩性。层厚1.29.5m,层底标高-22.89-15.28m。-1中砂:局部分布。黄褐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较差。一般粒径0.250.50mm,含量约占60%,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粘粒含量小于3%。属中压缩性。层厚0.803.4m,层底标高-17.87-16.25m。粗砂:普遍分布。黄褐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较差。一般粒径0.52.00mm,含量约占50-60%,最大粒径5mm,含量约占10%左右,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粘粒含量小于3%,粘性土约占20%左右。属中低压缩性。层厚0.502.7m,层底标高-21.94-20.4

5、5m。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硬可塑,饱和,含铁锰质结核。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属中压缩性。层厚7.612.0m,层底标高-32.45-29.25m。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硬可塑,局部硬塑,饱和,含铁锰质结核。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属中压缩性。揭露最大厚度11.7m,层底标高-41.25-39.0m。上述地层详见 公司提供的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三、试验方法本次检测执行以下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及复合地基检测技术规程(DB21/T1450-2006)1、复合地基

6、静载荷试验本次试验采用锚桩反力装置,加载等级9级,最终加载压力不小于特征值两倍,承压板面积为1.96m2。试验使用徐州建筑工程研究所生产的基桩自动测试系统进行,检测采用快速维荷法(一小时一级),使用电动油泵、油压千斤顶(2000kN、3200kN)施加垂直荷载,用2只容珊式位移传感器(50mm)观测试桩的垂直位移。本次试验,CFG桩成桩28天,褥垫层铺设完毕后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当出现下列条件时,可以终止加荷:(1)沉降急剧增大,压力-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段,土被挤出或承压板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某级荷载作用下,承压板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

7、定标准;(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受检桩型加载载情况见下表:桩型桩径D(mm)承压板面积(m2)第一级Q1(kPa)以下逐级Qi(kPa)最终加荷值Q(kPa)高层5001.962321161160三层框架5001.9615276760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 该方法是将高阻尼速度传感器藕合于被检测桩的桩顶并与记录仪相连接,垂直击发桩顶,沿桩身产生下行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传至桩底或其它波阻抗有差异的截面,产生上行的反射波;桩基动测仪记录沿桩身传播的下行、上行应力波的全过程。通过对所记录的波形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判断桩身完整性。桩身完整性分

8、类标准: I类:桩身完整。 II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III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一般说来,I、II类桩可以满足要求,III、类桩如使用,应进行加固,并经检测合格。四、检测工作组织设计1、本次参加检测人员:技术负责人:杨立鹏;现场检查员:孙传胤。技术员二人2、现场检测使用设备: 工作中投入的仪器设备:(1)RS-1616K(S)基桩动测仪一套;(2)JCQ503D基桩静载荷试验仪三套;(3)承压板(1.96m2)三块;(4)油压千斤顶(2000kN,3200kN)各三台; (5)油压表(100MPa)六块;(6)电

9、动泵站三台;(7)位移传感器(50mm)六块;(8)反力梁十二根;(9)25T吊车一辆;(10)运输车一台。3、锚桩抗拔计算:CFG桩桩径为400,桩长为12.0米的CFG桩,单根锚桩抗拔力:0.53.141235=659kN。4根锚桩抗拔力:659kN4=2637kN。满足单桩试验最大加载:580kPa2倍1.96m2=2273kN的要求。锚桩钢筋抗拉计算:单根16钢筋,钢筋抗拔力为:1/43.141620.34=68kN6根16钢筋,钢筋抗拔力为:668N=408kN6根锚桩钢筋抗拔力为:408kN6=2448kN,满足复合地基试验要求最大荷载2273kN的抗拔要求。故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设置6根锚桩,配筋为616,满足试验要求。要求锚桩主筋长度是桩长的2/3倍。且锚桩主筋露出地表500mm,便于焊接试验反力梁锚筋。五、安全生产1、现场试验按设备使用程序进行操作,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设备的损坏。2、现场试验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触电。3、进入厂区要注意安全,防止交叉作业造成安全事故。4、进入厂区要遵守厂区规定,听从指挥。 六、CFG桩平面布置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