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2588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四年级数学文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 课程背景: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数学决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数学是空间,是图形,是语言,是游戏,是故事,是问题,是发现和发明,是科学,是历史,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更是一把金钥匙,让学生们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人生旅途上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六年逐步滚动,通过六年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数学成果及重大事件,

2、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数学游戏,感受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是美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养成品德,健全人格。二、 课程目标:1、 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2、 熟悉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会讲数学家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3、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渗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5、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三、 课程内容:1、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2、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谜语、简单的

3、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美等。3、性质:(1)预设性;(2)生成性。四、 课程安排序号教学内容资源1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图书、网上2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图书、网上3数学家的故事:张广厚的故事图书、网上4数学界大事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自编5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自编6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图书、网上7数学与美:搭火柴棒自编8数学与美:对称图形自编9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图书、网上10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图书、网上11数学家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图书、网上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2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图书、网上13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

4、故事图书、网上14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图书、网上15数学游戏:传口令图书、网上16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图书、网上17数学与生活:聪明棋图书、网上五、 课程评价:1、 以学生自评为主;2、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3、 联系学生的内化情况,如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第1课时:华罗庚的故事教学过程:1、 故事激趣(1)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2) 埋在泥沙中的黄金(3) 华罗庚的故事(4) 小书呆子华罗庚(5) 创造生命奇迹的数学家华罗庚(6) 与书为伴,自学成才(7) 华罗庚回祖国2、 联系实际(1) 听了华罗庚的故事,你认为华罗

5、庚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 学生交流。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课后作业自编自演一个华罗庚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 第2课时:陈景润的故事教学过程:1、学生汇报自编自演的华罗庚的故事2、谈话引入师:华罗庚为我国的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陈景润这个名字?师:你能谈谈对陈景润有哪些了解?3、陈景润的故事(1)立志摘取明珠(2)歌德巴赫猜想与陈氏定理(3)时代的楷模陈景润2、联系实际(1)听了陈景润的故事,你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4) 学生交流。3、小组互动和你的互讲一个陈景润

6、的故事 第3课时:张广厚的故事教学过程:1、故事激趣(1)爱数学的张广厚(2)只要功夫深2、联系实际(1)听了的张广厚故事,你认为张广厚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学生交流。3、 做数学故事报(1) 收集数学家的故事(2) 小组合作制一张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的小报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4课时:数学家大会介绍教学目标:1、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情况。2、了解我校师生参与数学家大会的情况。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课程资源:(1) 校本资料杨俊伟校长带队参加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资料。(2) 光盘: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教学过程

7、:一、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前期的工作。1、 马志明院士致杨俊伟校长的信。2、 觅小全体少先队员倡议书。3、 全国各地的响应书。二、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情况1、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活动。2、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入场券等介绍。3、介绍觅小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报道。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1、介绍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五位学生。2、观赏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光盘。3、学生谈体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第5课时: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一、教学目标:1、 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的由来。2、 经历探索七巧板的拼摆活动,丰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之间的

8、关系、变化。3、 在图形的变换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直觉;并在拼图活动中能适当用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二、教学准备:七巧板、电脑三、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1、 师:今天,钱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画廊,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多媒体演示) 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生:我看到了船、狐狸、鸟、小兔子、小狗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师:你们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拼成的?生:七巧板。师: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演示船、狐狸变成七巧板拼成正方形的过程。师:噢!原来真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呢!2、 师:那七巧板你见过吗?玩过吗?学

9、生自由畅谈对七巧板的认识。(1、 七巧板的组成;(2、 七巧板的由来上网)师:看来,小朋友对七巧板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钱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用七巧板开展有趣的活动。(二) 拼图活动活动一:师:首先进行第一个活动,用七巧板拼我们曾经见过的平面图形。听好老师的要求:你可以用二块、三块或更多的板来拼,自己先考虑考虑,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拼,听明白了吗?活动二:用七巧板拼你喜欢的图案。学生拼,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让大家来分享你拼的图案。(4个)师:你们拼的是什么暂时不要告诉他们,让下面的同学来猜猜看。你们猜的出吗?学生齐猜。师:同学们个个是能工巧匠,拼的图案真漂亮。其他同学也想让大家欣赏你拼的图案吗

10、?那把你拼的图案在小组里猜一猜,说一说吧。活动三:师:看来,同学们要学会合作,并且要善于合作,善于思考,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相信这一次同学们合作的更好。你们看,钱老师也拼了一幅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童话故事?生: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生:乌鸦衔着一块肉站在大树上,狡猾的狐狸想吃那快肉,于是他赞美乌鸦:“亲爱的乌鸦,您唱的歌真动听。”乌鸦张开嘴唱歌,肉就掉下去被狐狸抢走了。师:我想小朋友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老师很想知道,这样吧,每个小组商量一个故事,合作把这个故事用七巧板拼出来。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愿意把你们

11、的故事介绍给大家。(二) 小结延伸师:拼图板的学问可大着呢,七巧板只是其中的一种。老师在网上找到了两副拼图板,我们一起来欣赏。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创造一幅拼图板,拼出你喜爱的图形,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6课时: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超市的各类物品摆放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展示照片,发现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去逛过超市了么?你们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请看老师这儿提供的一组超市里的照片。那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学

12、生逐个谈一谈自己所发现的数学问题。二、 揭示分类思想,体会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超市里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那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里的物品也是这样分类摆放的呢?三、 结合提供的照片,体验分类需要一定标准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件急事要去做,想请你帮忙去超市买一只订书机,你能很快就帮老师买到么?超市里有那么多的东西,你是怎么这么快就能找到的啊?原来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2、学生讨论你有没有观察过,分了哪些类别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以后,有那些好处啊?你还能举一些这样分类的例子么?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活动一: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

13、载!1、小朋友的桌上有些什么东西呢?向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学生把自己桌上的文具向旁边小朋友介绍一下)2、你能自己把这些东西来分一分,并分别摆放好,让你的桌子变得整整齐齐的吗?并且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学生自己动手分,并分别摆放好,然后向同桌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都完成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3、教师小结:刚才桌上的东西按用途来分类的,分成了两类,文具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学具应该放在学具盒里。这样,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习惯,使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活动二:1、如果我们把全班小朋友分一分,可以怎么样来分呢?(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分法:男生、女生;

14、长发、短发;座位的排数;高矮;穿的衣服的颜色等等)2、你还想把什么分一分吗?请把生活中你认为需要整理的东西用“分一分”的方法分类整理。(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并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分一分。课上说想法,课后去实施,下节课再交流。)3、请同学课后调查一组小朋友家里的手机、电视、电脑、音像,自己进行整理,让老师和同学能比较迅速地数出各有多少。第7课时:数学与美:搭火柴棒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研究。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9根火柴一、展示1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是什么呀?(火柴搭、蝴蝶图 金鱼图)2 小火柴能搭图形,你想试试吗?二、学生活动3 请拿3根火柴你能搭什么图形?(三角形)4 想一想搭一个三角最少需几根火柴?(三根)5 为什么?6 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搭二个,最少用几根火柴?7 学生尝试 8 分别说说是怎样搭的,比一比谁用的火柴最少。9 小结:最少用5根。为什么?因为有一根是两个三角共有的边。10 7根火柴能搭几个三角形?9根呢?找找规律? 师板书 3根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