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2546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对圆周长有关知识的推导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

2、操作能力。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二、教法、学法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3、、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呢?1、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平台。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己准备直尺、绳子等学具,通过绳测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依所测数据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倍数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三个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三、教具学具准备: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四、课堂结构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

4、的认知规律,我这样设计课堂结构: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用什么计量单位?再启发学生说出圆周长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通过三个活动理解圆周长的含义、认识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安排练习巩固知识并引导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我的设计意图是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知识加深理解,随后安排的基础题和实践题,及时地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五、 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我用生动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引出课题。】(二)动手实践

5、,探索新知。1、认识圆的周长,归纳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教师先拿出教具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摸一摸,叙述出圆周长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合作交流,用学具试一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引导总结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方法:绳测法和滚动法。2、 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疑问一:能用滚动法帮小兔测出跑道的长吗?那绳测法呢? 疑问二: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那圆的周长什么有关系呢?层层设疑,利用学具(大、中、小三个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将课本63页的表格填完整。圆的周长(cm)?圆的直径(cm)?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cm)?通过认真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并且是直

6、径越长,周长越长。通过计算、汇报,讨论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最后利用课件演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比较数据,学生就会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倍感合作探究的乐趣。3、自学圆周率,引导推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我顺便升华本课的教学难点,利用课件介绍圆周率,并利用汇报的形式得出本课的重、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活动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落实三个教学目标。】(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依据本节知识特点,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习:1、第一层次:基础题。帮助小兔计算直径是100米的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2、第二层次:判断题。3、第三层次:拓展题。老师想知道文峰中路那棵老槐树的横截面的直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四)归纳总结,共同提高。老师问:能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答:我知道了我学会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