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2312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进度计划及现浇方沟施工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 进度计划(总工期140天) 单位: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施工准备(含水电到位,围挡架立,机械设备到场)明挖钢筋混凝土管隧道施工(含开挖、支护、安管)明开挖现浇钢筋混凝土隧道施工明挖隧道竖井施工暗挖锚喷隧道施工沉降缝施工防水施工支架及接地安装生产验收消缺竣工验收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混凝土垫层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顶板内模安装侧墙、顶板钢筋绑扎侧墙、顶板外模安装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3.2 操作工艺 1。混凝土垫层 (1)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100mm1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2)垫层

2、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底板钢筋绑扎 (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2)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

3、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接头要求 1)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2)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4)钢筋加工质量要求见表3-32。 表32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钢尺检查弯起钢筋的弯折的位置20钢尺检查箍筋内净尺寸5钢尺检查 (5)绑扎钢筋接头的搭

4、接长度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别受拉区(mm)受压区(mm)检测方法30d20d尺量35d25d尺量45d30d尺量 (6)钢筋位置质量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表3-34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测方法受力钢筋的间距10尺量受力钢筋的排距5尺量箍筋、横向的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焊接骨架10尺量受力钢筋保护层板、墙3尺量 3。底板模板安装 (1)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底板吊模安装:

5、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4.底板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 (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时

6、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3)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4)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每浇筑100或每段长不大于l00m时,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 2)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需要数量留置. 3)抗渗试块:每浇500时混凝土不得少于1组,每组6块。 4)抗冻试块留置

7、组数按抗冻标号规定留置,每浇500或不足500混凝土留置1组;当配合比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增加留置组数。 (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7)底板施工缝处理 l)抗渗混凝土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剪力与弯距最大处,下部 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小于200mm的部位,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底边缘不宜小于300mm。 2)墙体施工缝可做成企口缝、高低缝和止水钢板三种形式;

8、当墙厚在300mm以上时,宜采用企口缝,当墙厚小于300mm时,可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止水钢板.施工缝留置形式见图3-10。 3)在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2.5N/;先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一层20mm25mm厚与所浇混凝土材料和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后设专人细致振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8)变形缝部位混凝土施工:变形缝止水带应在混凝土浇灌前固定牢固;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间隔施工,不得同时浇筑;在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毕,止水带经检查无损伤和位移现象后方可进行另一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仔细振捣,使混凝土紧密包裹止

9、水带,并避免止水带周边骨料集中。 5.侧墙、顶板内模安装 (1)模板支架安装:模板与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架方案经设计计算确定。 (2)内模安装 l)内模安装时水平和垂直支撑采用可调支撑,控制侧墙、顶板标高. 2)侧墙模板宜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钢带或木带间距经计算确定. 3)模板接缝处用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4)矩形管沟的直墙侧模,应用两侧带橡胶锥垫且带有套管的定型穿墙螺栓固定,安装螺栓的数量与布局应经过计算确定。拆模后剔除橡胶锥垫,抽出螺栓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孔压平,或将螺栓留在混凝土中只将橡胶锥垫内的螺栓切除,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补孔压平. 5)矩形管沟的直墙侧模不采用

10、螺栓固定时,其两侧模板间应加设临时支撑杆,浇筑应随混凝土面接近撑杆时,将撑杆拆除。 6)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7)模板接缝处应紧密吻合,可以用胶条嵌缝,如果缝隙过大应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 8)固定模板的支撑不得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侧墙模板与顶板模板的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得因拆除侧模影响顶板支撑. 9)矩形管沟的模板可一次或分次支设。 10)管沟顶板的底模,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其底模应预设适当的拱度,其起拱宜为全跨长23,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执行。 11)变形缝 止水带应与端部支撑同步完成。 架立止水带的钢筋应预先制作成型。 止水带接头宜用热接,并由经过培训的熟练技工完成. 止水带宜用专用卡具固定.不得用铁钉、铁丝穿透止水带进行固定. 现浇混凝土管沟变形缝的止水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与变形缝垂直、与墙体中心对正。 12)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表3-35 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