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2192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沟桥》教学设计 (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卢沟桥教学设计课题卢沟桥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教具学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光盘等资料。教学设计思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1、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2、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

3、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2、检查自读情况: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1)认读检查生字新词,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2)指名读课文,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四、读词写字1、出示生词2、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本课

4、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听写后同桌互改集体交流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1、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2、全班交流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细读思考:(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这一段(第二自然

5、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1、交流、品读(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1、提出要求2、指导背诵1、练习2、试着背诵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