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212702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谁能先来回答老师几个问题?投影出示: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为什么诺贝尔奖地点和时间的设置如此特殊?(第三个问题)生:因为世人对诺贝尔无比敬重。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生齐读课题:诺贝尔师: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生: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和雷管和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投影出示)二、学习49自然段师: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应该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请大家拿起笔来,一边仔细地读,一

2、边轻轻地把这段艰辛的过程中令你深有感触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先读,在读中体会。学习第4自然段生:我最有感触的是第4自然段。师:请你先读一读。生读。师:小时候的诺贝尔怎么样?生:我觉得他十分善良,看到工人们一锤一锤砸得很辛苦,就想要发明一种东西帮助他们。师:是的,小诺贝尔真是善良,从小便立志要造福于人。谁再来把小诺贝尔美好的愿望读一读?指名读。学习第5自然段生读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生:我觉得诺贝尔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师:对!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后来,诺贝尔用一生饯行了他的理想!学习第6自然段生:我最有感触的是这句话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

3、。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因为我觉得炸药太可怕了,它都已经让诺贝尔失去了一个亲人,还让他的爸爸变成了残废,可是诺贝尔还敢去研究它,我觉得诺贝尔实在是太胆大了!师: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大胆?生:毫不气馁。师:对!一个毫不气馁勾画出了诺贝尔不同常人的决心和勇气!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遍布荆棘,诺贝尔深知,只有毫不气馁,才能勇往直前!请你再读读这句!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这种勇气和决心!学习第7自然段生读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生:诺贝尔的实验室虽然被炸毁了,可是他还是没有停止科学研究,他又租船做实验,我觉得他真是毫不气馁!师:

4、说得好!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诺贝尔是怎样毫不气馁!生读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生:这几个数字告诉我们,诺贝尔做了很多次实验。可他仍然毫不气馁。师:你抓住了关键词,也说出了关键! 诺贝尔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令人赞叹啊!我们一起来把这几个句子读一读。投影出示: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师:从液体炸药到固体炸药,再到发明了雷管,尽管为此付出了惨

5、痛的代价,但诺贝尔却从没被危险吓退过一步。科学的高峰是永无止尽的,他又一次向更高的峰顶进军了!学习第8、9自然段投影打出第8自然段。师: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次实验。自己放声去读一读,一直到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画面为止。自己读吧!生自由读。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看到了诺贝尔在实验室里紧张地做实验,他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点燃的火线。师:讲得好!你观察得真仔细!注意到了诺贝尔的一举一动!能把相关的语句读读吗?生读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理解亲自。师:为什么他要亲自点燃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他想自己亲眼观察实验结果。生:他不想

6、让别人来冒这个险。师:是的,不愿假手他人,更不要旁人遇险。请你再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这幅画面中最吸引老师的就是诺贝尔的眼神。句中是怎么描述的呢?生: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师:他看得是那样的生:专注,投入,紧张。师: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容不得一点马虎!请你再读一读!生读。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诺贝尔的专注!生齐读。师引读:近了!近了!生接读:火线已经接近炸药了!再次引读,指名接读。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生:紧张,害怕。师:这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喘!谁来读?指名读反复读近了!一句。齐读。师: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在干什么?生:他还在盯着导火线。师;读读这句话。生读诺贝尔的

7、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一句。师: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感觉到了呢?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诺贝尔的心里转过了哪些念头呢?生:实验能不能成功?师:这是担心。生:如果爆炸,我会不会被炸死?师:也有些害怕。所以他的心生;怦怦直跳!师:除此之外,他还会想到些什么呢?生:结果就要见分晓了,成败在此一举!师:这是激动和期待!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生;但。因为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心里更多的不是害怕。师:对!一个但字让我们知道,是更多的期待和憧憬驱走了他心头的恐惧和害怕,所以他的双眼生: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师: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

8、移!谁来把这一句读读!指名读。师:还有谁想读?指名读。师: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师:突然,轰一声巨响,实验结束了!大声地读出下面的语段,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轰的一声巨响,实验室爆炸了!师:读读!生读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师:又是一次大爆炸!太可怕了!生:我听到了人们在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师:读!生读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师: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生:我看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师:如洪水猛兽般汹涌,把天空都遮住了!生:我看到了人们纷纷赶了过来,个个脸上都变了色。师:是啊,附近的人都赶来了!连我们都想知道生:诺贝

9、尔是不是真的完了?师:一起读!生齐读轰!完了!。师:实验成功了,但人们都以为,诺贝尔也被炸死了!你看,这巨大的爆炸声,这滚滚的浓烟,此刻,人们的内心充满了生:悲伤,叹息,哀悼。师:是的,人们都以为已经失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而出现大爆炸的结果,诺贝尔之前想到过吗?生:他想到过。因为他的爸爸和弟弟都曾经为了做实验付出了代价。师:那曾是血的教训啊!可为什么诺贝尔明知不可为,却偏偏还要冒这样的危险呢?他心中想得更多的是什么?生:他从来没有忘记他小时候立下的志愿。生:他想要研制更好的炸药。生:他只想着要更好地造福人类。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感觉到,你们已经贴近了诺贝尔的心。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震撼人

10、心的一幕!生齐读第8节。投影打出第9自然段。师:突然,奇迹出现了!自己大声地读读这一段,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一幕?生自由读。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诺贝尔满身鲜血在欢呼胜利!师:天哪!一个浑身血淋淋的人却在举手欢呼!看到此情此景,你不想说点什么吗?生:诺贝尔,难道你不觉得疼吗?难道你已经没有知觉了吗?师:是的,此时此刻他已经顾不上疼了,或者说他真的感觉不到疼了,为什么?生:因为实验成功了,他太高兴了!就不觉得疼了!生:是成功的喜悦冲淡了身体的痛苦!师:说得好!这是精神战胜了肉体!请你把这一节读读!生读第9节。师:在失败面前,他毫不气馁;面对死亡,他毫不畏惧。让我们也来为诺贝尔的成功欢呼吧!齐读

11、第9节。师:没有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正是如此,让他赢得了全人类的景仰和尊重!现在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们视为最高荣誉的奖项,它,只授予那些为人类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人。三、学习第10自然段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师:谁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录音,也许经过翻译的手,诺贝尔的临终遗言已不是那么精确,但我相信,听完了它,你就一定能真正弄懂诺贝尔的心!播放录音:全世界热爱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

12、大家能够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镑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师:是的,现在看来,诺贝尔奖的奖金并不算多,但它依然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传承了诺贝尔的一种精神和信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呢?生:可以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生:是不管面对怎样的崎岖和坎坷,都能不被厄运打垮的信念!师:很好!你还能联系我们前面的课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了不起!生:是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师总结,板书:永不言弃无私奉献师: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名字(手指板书的课题)师: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他就是生齐读:诺贝尔!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