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1170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一)、肘关节内外侧软组织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中,其发生率约占总损伤的6%左右(内侧高于外侧) .病因与病理: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羽毛球正手扣杀或击球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特别是在上臂外展,肘关节屈曲90度,肘部低于肩部时进行羽毛球扣杀动作,则最易致伤。其次是突然的或是猛烈的做前臂旋前和屈腕的主动收缩或肘关节爆发或过伸,使肌肉和韧带不能适应和承担该动作的力学要求;其它如局部负荷过度、局部受到过度的牵扯或出现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如:正手回击和扣杀时,羽毛球拍的反作用力或进行鞭打击球时所致的肘关节爆发或过伸,或者如做抽球、扣杀动作时所要求的屈腕

2、动作。 而肘关节外侧软组织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反拍扣杀,抽打训练过多,肌肉性能差,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存有滑囊等因素所致,损伤原理为,伸手肌群突然收缩,使肌肉或关节囊韧带受到剧烈牵拉或因经常做前臂的旋后或伸腕动作,深层组织反复摩擦,挤压造成局部劳损性病变,滑囊的过分刺激而引起。 . 症状与诊断: 多数伤者都能诉述出急性受伤的历史或过程。急性损伤者,伤后即觉肘内外侧疼痛,局部肿胀,甚至皮下瘀血(内侧软组织损伤多见,大多表明有组织撕裂)。肘关节活动受限,常不能完全伸肘或曲肘。而慢性伤者,肿胀往往不明显,但伤者常诉述在完成扣杀或抽球、快打时,动作质量不高。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作肘关节被动外展外旋或曲

3、肘屈腕,前臂旋前抗阻力收缩活动时(检查内侧伤);或作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后抗阻力活动和肘关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掌屈,然后前臂旋前并逐渐伸直时(检查外侧伤),均可出现疼痛明显加重。如在检查是发现肘关节有松动,侧扳肘关节间隙加宽或外内翻角度增加,或出现肌肉上端有凹陷或裂隙等现象,则表明肌肉韧带完全断裂之可能(内侧伤者多见)。 . 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急性损伤期,伤肘应适当休息制动。损伤即刻与早期可局部冷敷,加压包扎,外敷新伤药。2448小时后,可考虑进行理疗,按摩,外敷中药。局部封闭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对慢性伤者,应以理疗、按摩、针灸治疗为主。对有肌肉韧带断裂或

4、伴有撕脱骨折者,宜进行手术缝合术等。 在伤后练习与康复安排时,急性期要停止进行容易再伤或加重损伤的一些动作的活动,如:正反手的扣杀、抽球等。要等到损伤部位已基本没有疼痛后,才可进行这些动作的练习,一般大约需23周的时间。而且运动量和强度等都要逐渐增加。在伤后练习与康复时,应佩带保护装置,如护肘、弹力绷带等;要加强前臂肌肉群的力量练习和伸展性练习。对肘内侧软组织损伤者,特别是肘关节有一定松弛者,进入正式练习的时间更应长一些,否则很容易再损伤和肘关节的进一步松弛,从而发展成慢性劳损,甚至成为骨关节病。 . 预防: 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肘部过度活动。练习后,强调做肘部的自我

5、按摩,以消除疲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三角纤维软骨盘是使桡尺骨远端紧密连结的主要结构,在羽毛球运动的腕部损伤中,它的发生率约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3%左右。 .病因与病理: 在羽毛球运动中,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损伤或劳损所致。主要是因练习中前臂和腕部反复的旋转负荷过度,是软骨盘长期受到碾磨或牵扯,以及桡尺远侧关节受到过度的剪力作用而引起。而准备活动不充分,握拍或击球技术存在问题,前臂与腕关节柔韧素质较差等,也是造成损伤的一些原因。而急性损伤大多是因摔倒时手撑地而引起。 该损伤的原理是由于前臂极度旋转时,尤其是出在腕背伸下的旋前时,会使尺

6、桡骨的远端趋向分离,三角纤维软古盘会被拉紧、扭动,如果旋旋转力或剪力作用过大,就会使三角纤维软骨盘的附着处撕断或分离甚至使软骨盘本身撕裂,而桡尺远侧关节间亦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扭伤.分离或脱位,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握拍手的前臂与腕部,在完成各种击球级技术动作时,往往需要处在上述力学作用的状态下,因为三角纤维软骨和桡尺远侧关节的受损机会是很多。 .症状与诊断: 伤者往往诉述腕关节尺侧或腕关节内疼痛,腕部感到软弱无力,当前臂或腕部做旋转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时,多无腕部肿胀,压痛点多局限于尺骨茎突远方的关节间隙处和挠尺远侧关节背侧间隙部,作腕关节背伸尺侧倾斜受压时,即可出现疼痛如有些伤者有挠尺员侧关节

7、松弛或半脱位、脱位,则可发现尺骨小头明显地在腕背部隆起,推之活动范围明显增加(可与正常侧比较),按之可多平、松手又再见隆起,握力检查有减退。 .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要及时治疗新的损伤,应暂停或控制腕部运动。局部外敷消肿止痛中药,或痛足和关节内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给以适当固定,将前臂固定于中立位并限制腕与前臂的旋转活动,一般都能取很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有尺骨小头向背侧隆起者,则须用压垫加压全扎固定。 在伤后康复和练习安排时应注意:急性伤者应暂停腕部活动,特别是腕部旋转活动,要等损伤组织修复,愈合后才可进行腕部正常练习活动,一般约需3-4周。在腕关节屈伸和支撑动作无疼痛后,可逐渐加入腕与

8、前臂的旋转动作,练习时必须佩带保护支持带。慢性伤者进行练习时,所佩带的保护带应对腕关节背伸和旋转活动有较大限制,如带上护腕或在护腕外加弹力绷带加以包扎,以防训练再受伤。 .预防 合理安排腕部的局部负荷,加强前臂与手腕的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佩带护腕,做好局部准备活动,改进和提高握拍和击球技术等。 (三)肩袖损伤 在从事羽毛球活动过程中,极易发生肩部软组织损伤,其中又以肩袖损伤最为常见,约占肩部损伤的80%。而肩袖损伤约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14%左右。 . 病因与病理: 肩袖损伤的发生,一部分伤者是因一次急性损伤而引起,以后由于未及时、合理的、彻底的治疗而继续受损,以至逐渐转变为慢性损伤 ;一

9、些伤者可无明显外伤史,是因局部负荷过度,肩袖肌腱受到多次、反复的磨研或牵扯,使其微细损伤,逐渐劳损和退行性变而引起。另外,技术动作存在问题或有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肩部肌肉差、肩关节柔韧性不佳等因素也是促进肩袖损伤的一些因素。肩关节再外展,由其是带着内旋的情况下,使肩袖肌腱,特别是岗上肌肌腱不断与肩峰摩擦(如大力扣杀或绕头顶扣杀及滑板等),而当肩关节外展60度120度时,摩擦最厉害。这是因为,再这个活动范围内,主要由岗上肌收缩,将肱骨向肩胛骨靠拢固定,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最靠近,所以使岗山肌与摩擦最厉害。而当超过120度后,肩胛骨亦随之转动,使两者距离加宽,肌腱受摩也就消除。 . 症状与诊断 肩

10、痛。多在肩外侧痛,可向三角肌上部或颈部放射,在肩关节外展或同时伴有内外旋时往往出现疼痛。 b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0度-120度的弧度内出现疼痛,超越120度后疼痛消失。肩部又放下至120度以下时,疼痛有显现。 c压痛。在肩峰下肱骨大结节处有压痛。 d肿胀。急性患者可有局部肿胀。 e外展和外旋抗阻力试验:呈阳性。 . 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理疗、针灸、按摩、外敷伤膏药或局部药物封闭注射等,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急性伤者应将上臂在外展30度的位置下固定休息。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急性发作的伤者应适当休息。暂停肩部超范围的急剧转动活动或专项技术练习。急性期过去后,即应开始练习肩关节的绕环及旋转活动。 在伤

11、后练习时,应以上肢下垂放松位下练习,然后逐渐增加肩的抬举角度进行练习,基本不痛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和逐步过渡到专门练习,慢性病者可从事肩部的各方活动,但应避免引起疼痛或使损伤会加重的疑些动作。在专项练习时,可先做些难度和强度要求较低的动作,或改变一些练习方法或技术动作的样式,控制专项练习中局部的负荷量。另外,在伤后练习与康复中,要注意发展肩带小肌肉群的力量和柔韧性,在加强肩袖肌群肌力练习时,宜系取上肢外展80度-90度的屈轴静力负重练习。 . 预防: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即使纠正错误动作;注意发展肩部肌肉力量和肩关节的柔韧性,特别要加强肩部小肌肉群的练习;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等。为加强箭步肌力,可采

12、用上肢外展80度-90度的屈肘负重静力练习。负荷重量因人而宜,逐渐递增,时间以30秒到一分钟或以不能坚持为止。 (四)腰部损伤 此伤系指腰(臀)部肌肉、筋膜、韧带或椎间关节等软组织损伤,俗称腰肌劳损。在羽毛球运动中中患有慢性腰痛者,大多属于此病(约占60%以上),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11%左右。 .1病因与病理 在学生球员中,大多是由于疲劳积累,局部劳损或慢性细微损伤而逐渐形成的。而腰部活动过于频繁,负荷过大或过集中,象突然爆发用力超越了躯干一时所能承受的能力,所做动作超越了脊柱的功能范围,再加肌肉力量差(如,起跳扣杀时,过分伸脊柱动作或左右跨步,前后移动回球时,过分扭转躯干等),便容易造成

13、急性损伤,而腰部损伤后,如未及时、彻底治愈,训练时又不注意自我保护,则容易使急性损伤逐渐转化成慢性损伤。 .2症状与诊断 (1)疼痛:轻伤时常无疼痛,过后或次日晨起时觉腰痛。重伤后即疼痛,甚至在发生扭伤一瞬间,觉断了腰或有一响声,疼痛亦较剧烈。若腰痛伴有小腿或足部放射痛及麻感,在胸腹内压力改变(如咳嗽、打喷嚏、大便)时串痛,麻木加重,则有可能是腰间盘髓核突出症。 (2)脊柱生理弯曲改变,可出现侧弯,腰曲减小或消失。 (3)腰部活动障碍和肌肉痉挛。如腰背肌拉伤,在弯腰和侧屈时疼痛,并抗阻伸脊柱活动时出现伤处疼痛。 (4)损伤的局部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点压痛。 (5)棘突偏歪。椎间关节扭伤或错位,椎间

14、盘髓核突出症的患者,常伴有患部棘突偏离正中线。 .3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物理疗法:针灸、按摩、外敷新伤药,内服跌打伤药,必要时可采用痛定封闭等。急性疼痛期,除进行必要治疗外,应卧床休息,避免重多受伤,形成劳损。 在伤后康复练习时,要用宽腰带保护,要练治结合,练后腰疼加重者,应暂行专项练习,并注意休息。如练后无明显加重者,可按原计划进行练习。康复练习时以加强躯干肌的力量和柔韧性为主,同时也要重视相关肌肉的锻炼(如腹肌、两侧躯干肌等),另外练习前要做好局部准备活动,练习后做好放松与恢复,如热敷、按摩、伸展动作等。 .4、预防: . 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得到提高。 . 注意

15、力要集中,扣杀时肌肉不要完全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 加强腰部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锻炼,同时还要加强腹肌练习。这些肌肉的增强,可避免本身的损伤,还可保护脊柱 ,避免脊柱及韧带的损伤。 (五)髌骨劳损 髌骨劳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生率极高,是膝关节部极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约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13%左右,在羽毛球膝关节损伤中约3/4的伤者属于这一类,并有半数伤者波及两侧肢体,此伤者会给其参加羽毛球运动带来较大影响。 .1病因与病理 髌骨劳损的发生原因除少数病例是由于一次性的膝部损伤,如受到猛烈撞击(摔倒、膝跪地等)或膝关节扭伤等引起外,绝大多数伤者是由膝关节在半蹲位状态

16、下活动频繁,负荷过度,而使髌骨关节软骨面受到超量负荷、反复磨擦,或细微损伤而造成。因而练习不科学不合理,过多或过于集中地进行膝关节半蹲位姿势下,发力蹬跨、蹬跳、变向等练习,伤病停止练习后突然增加膝关节负荷或专项练习,是造成膝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另外,准备活动不充分,膝关节附近肌肉力量差,平时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则更易诱发此类损伤。 其原理是:膝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而股四头肌包绕髌骨的腱膜与韧带码承受的拉力牵张和髌骨、股骨相应的关节软骨面上所承受的应力都明显增加。另外,膝关节处于半蹲位活动时,如滑步、转体移动、蹬跨起跳等,都会使髌骨软骨面更大的应力和较大的磨擦力,这些力如超过了组织的生理负荷,就会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损害与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2症状与诊断 伤者主诉膝关节无力、发软、疼痛,检查时可发现髌骨边缘指压痛,髌骨压迫痛,伸膝抗阻痛,有些伤者可有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