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0909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报称奢侈品助长物质享乐主义 误导青年价值观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1月13日09:20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唐春成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当众多欧美消费者还在捂紧钱包时,中国的高档消费已经井喷。那么,钟爱奢侈品消费的到底是哪些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有什么特点?在奢侈品等高消费的表象下,涌动着怎样的社会变化?近日,本报记者走近高端消费人群,探寻他们的真实心理和感受。编者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速最快“大牌子让白领挺直了腰杆,也扮亮了大都市的街巷”北京的夏群(化名)每年都要更换自己的LV手袋。这位供职于北京某国际传媒机构的白领,驾驶着奥迪A4轿车,住在北京大望路附近的一

2、处高档小区里。“买名牌,主要是寻找一种感觉。”37岁的夏群仍然记得,2001年她第一次去欧洲,在法国巴黎春天百货商店,第一次见到路易威登(LV)、纪梵希(GIVENCHY)、香奈尔(CHANEL)诸多的洋名牌让她眼花缭乱并一下子触动了她。回国后,夏群开始搜集各种与奢侈品相关的信息,经常翻阅世界服装之苑、时尚芭莎、玛丽嘉儿等时尚类杂志。后来,她发现,很多原本遥远的大牌子逐渐来到中国,来到身边。一些同事已经挎上了LV、戴上了欧米茄表。2007年,夏群第一次购买了LV手袋,从此进入了奢侈品消费大军的行列。“经常和国际客户打交道,有几件国际大品牌,感觉容易受人家重视,腰杆硬。”夏群坦言,对于月收入80

3、00元的自己来说,一只LV手袋的负担确实不轻,但为了“方便工作”,这项投入还是值得的。国际大牌子让白领挺直了腰杆,也扮亮了大都市的街巷。北京市大望路地铁站,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地方,如今因为一个大牌云集的商场新光天地,成为引领国内奢侈品潮流的风向标。走近新光,古琦(GUCCI)巨大的logo挂在外墙最显眼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炫示着这里的奢华和高档。2007年4月19日,新光天地正式开业,这里汇聚了全球938个品牌,有24个国际一线品牌首次在中国亮相。PRADA、CHANEL、GUCCI、COACH等均在新光天地设置旗舰店。据称,这些全球知名品牌旗舰店将与全球货品“零时差”,每一季新品将与其在法国巴

4、黎、美国纽约展示的商品毫无二致。在上海,奢侈品“斗法”也不示弱。2009年5月,南京西路和陕西北路交汇处,GUCCI占地1600平方米的上海新旗舰店盛装开幕。随后,已入驻恒隆广场多年的LV也宣布扩店,目标是起码达到GUCCI店铺的大小。去年12月末,高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高盛估计,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将从4000万人上升到1.6亿人。“未来3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说。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大牌子能够衬托身份,也是事业、家庭成功的象征”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原本主要

5、由财富新贵、文体明星等支撑。近些年,除了有钱人和明星以外,数量更为庞大的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奢侈品的主力。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在上海衡山路的一家咖啡店里,34岁的王珏(化名)在悠闲地啜着咖啡。她刚从淮海路血拼回来。学法律出身的王珏是家里的独女,原先供职于政府机关,丈夫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律师,收入颇丰。前年生了孩子后,眼看升职无望,她干脆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国际大品牌不仅能够衬托身份,也是事业、家庭成功的象征。”王珏说,赋闲在家是暂时的,孩子大了,自己肯定还会杀回职场。王珏身边的购物袋里,是一件显眼的PRADA风衣。晚上,她要陪丈夫参加一家跨国公司组织的晚宴,为重返职场做准备。有调查发现

6、,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岁到40岁,而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至70岁;虽然有49%的受访者称他们无力购买奢侈品,但是将来打算购买。“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在进入黄金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成为支撑奢侈品旺销的主力。奢侈品消费还有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竞相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随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于上一代,很多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高消费。受消费者购买热情高的吸引,COACH已经宣布,2011年7月前,在已有41家中国门店基础上,再增开25家中国门店;爱马仕(HER

7、MES)还专门推出了为中国消费者度身定做的品牌“上下”(SHANG XIA),并在上海开设了该品牌旗舰店近期,不断有世界顶级大品牌在中国连续开店,表明对中国奢侈品市场高度看好。花钱还是要量力而行对奢侈品消费,应不刻意追求、不排斥以往,一提及“奢侈品消费”,很多人都认为它是“昂贵、华而不实”的代表。但事实上,奢侈品消费就在我们身边,奢侈品消费时代的到来无法阻止。朱明侠认为,我们并不是要去提倡奢侈品消费,但面对中国已经出现奢侈品消费阶层的现实,怎样引导中国的消费者去面对这样一个市场?怎样研究外国企业的奢侈品品牌?这是更加现实的一个问题。“对奢侈品的消费要辩证认识。”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的概念在不同

8、的年代有不同的内涵:十几年前,拥有一部私人轿车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如今,轿车梦在很多家庭已经实现了;以前,人们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有人挎LV包,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了。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认为,今后,奢侈品消费市场可能继续升温,但奢侈品绝不是大众化的。从商家来看,奢侈品营销应该考虑地区高端消费群的购买力和文化层次,不能揠苗助长。从消费者角度讲,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需求来取舍。专家表示,对待奢侈品消费,应做到不刻意追求、不排斥。面对奢侈品这一新兴消费市场,要理性引导、积极扶持,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把奢侈品消费扼杀在萌芽之中。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在奢侈品消费方面应坚持理性原则,不能刻意赶时髦

9、、追时尚,更不能为了一时达不到的目标,“死要面子活受罪”。“花钱还是要量力而行。”山东的常惠学在济南打拼数年,他从某媒体广告部的业务员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家公关公司的总经理,但近10年下来,小常始终保持一颗淡定的心:“那些大牌子看着唬人,但用起来和普通商品没啥两样。咱农村人本分,买东西只要好用、实用就行。”拨开大牌奢侈品的珠光幻影,我们更应关注正在扭曲的社会价值取向生活不等于奢侈品“在店堂二楼,一位女士正在刷卡埋单,她看中了一款标价为16000元的路易威登拎包。几分钟后,她出现在路边的公交车站。此时,你不会想到这位女士手里的路易威登拎包,花费了她4个月的薪水。”这是一段描写当下中国普通大众对奢侈

10、品狂热追逐的经典文字,读来滋味别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希望购买质量、设计、信誉、牌子更好的商品,这无可厚非。富裕人群青睐“昂贵、独特、稀缺、珍奇、能彰显身份”的奢侈品,也是一种能被大众理解与认可的消费选择。至于一只牛皮手袋标价十几万元、一张床几百万元,咱也不能说人家漫天要价。毕竟,“大牌”们从手工作坊起步,兢兢业业,百炼成“奢”,技艺、文化、创意还有品牌的历史很难有统一的量化估价。 奢侈品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合理章节。可说到底,奢侈品消费只是个“小众话题”。在中国,真正消费得起奢侈品的,真正有闲情逸致瞄准奢侈品的,应该只是先富起来的那少部分人。而当全社会开始沉迷于一种对奢侈品的无限憧憬与崇拜

11、中,这个社会对财富与浮华的顶礼膜拜,往往超过了对财富来源的关注和对财富缔造者的尊重,令人忧虑。一位朋友发现,她挎着香奈尔的手包逛商场时,售货员格外热情;还有一位朋友感叹,他开奥迪和开捷达车去公共场所,被引导停车的待遇“简直天上地下”不是奢侈品拥有者,而是奢侈品,决定了他或她是否被社会认同。某女政协委员围着LV限量版丝巾参会、某名人妻子挎着爱马仕包出镜、某明星巨钻加身展示阔太身份大小媒体充斥着奢侈品的香氛艳影,以此提亮人与事的知名度,放大社会的富裕度,模糊时代的价值尺度。20年前,一名农村大学生为了拥有一件“拉毛”上衣,逼得老父亲卖血,这一事件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靶子;而今,许多年轻人一边住着父母用

12、养老金支付的房子,一边近乎疯狂地追捧奢侈品牌,却很少被指责。30年前,中山服的上衣兜留出一个小孔插钢笔这样的“时尚”在今天看来十分土气,却是改革开放之初全社会尊重知识、奋发上进的生动写照。现在,白领聚餐往往成为奢侈品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会,中学生熟悉大牌却不知最伟大的科学家,买不起真名牌的人也要拿一堆假名牌撑门面笔者在某省参加一个会议,会前10多分钟,当地官员们聊天时的热议话题竟然也是奢侈品!马克思说,资本拜物教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而时下的“奢侈品拜物教”无疑助长了物质享乐主义,悄然侵蚀着一颗颗心灵,误导着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

13、,亟需好好警醒反思了。比起奢侈品的种种奇事轶闻,普通百姓更想知道的是:究竟哪些人在消费奢侈品?合法致富的人有多少?吃“垄断大餐”的占多少?那些在全球购豪宅游艇私人飞机、在艺术品拍卖行一锤定音的中国买家们,是如何“发达”的?不断爆出的官员“名表门”、“名烟门”背后,折射出哪些不光彩的掠财手段?拨开“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珠光幻影,我们更应关注并打开那侵蚀大多数人权益的“财富暗箱”。人们喜欢奢侈品。但,生活绝不应该只有奢侈品。 什么是奢侈品(延伸阅读)所谓奢侈品,一般是指那些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广义而言,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

14、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包括高级成衣、名贵珠宝、大牌箱包,甚至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别墅山庄等。近日,有机构发布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销售额的12%,仅次于日本的41%、美国的17%。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据测算,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其中顶层的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购买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饰品。该群体的年收入为24万元人民币以上。该机构发布的报告还显示,在奢侈品消费过程中,同样存在消费升级的趋势。领带、皮鞋、皮包等小配件和化妆品是“入门级”的奢侈品。而随着年龄、收入增长以及奢侈品消费心理的成熟,消费取向就会逐渐转向服装、手表、珠宝等中级奢侈品,大多数人的消费止步于此。而对千万富豪来说,他们的消费会继续升级,豪华车、豪宅等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