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18841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么样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力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 在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 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教师 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课堂范围进行拓 宽,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行为,引发学生 的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有思、行中有思。 第二,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体中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 生,而教师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大方向,与学生一同探寻问题的 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使

2、学生的手脑得到充分 利用。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不同 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的全面发 展。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教师的心理支持。小学生刚刚离 开家长,来到学校,教师就成为了他们最信任的人,他们需 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 影响着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教师一个微笑的 表情,一个点头的动作,认真倾听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小学 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鼓励和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教师的支持就是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 要能够给予学生信任,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认真

3、的倾听,对学 生的成功由衷的鼓励和分享,并且分担学生的困难,使学生 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心理支持,小学生没有成熟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教师的心理支持就是他们形成完善人格的基础,也是 培养他们创新潜质的思想基础。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 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 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 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 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

4、欲,从情境中产 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 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 趣等。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学校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 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 个动画,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 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 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 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拼合法”,有的 说用“割补法”,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 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

5、出 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 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 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 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 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 思维。三、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 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 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 导学生敢于怀

6、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 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 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 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 现存在的问题。四、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 与记忆上,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 过程的揭示与探究,未

7、能较好地将知识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 方法暴露出来,即使有应用,也只是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对 问题的一题一解、一招一式的个别解决。反映到教学思想上, 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解题、轻思路,重知识、轻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 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追溯问题的解 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具体到教 学中,要求教师:通过展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 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有三个因素组成,即学生、 教师、教材,与此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三种思维 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科学家的思维 活动(体现在教材中)。这

8、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 将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科学思维 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训练创新思维。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 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随意的拼、剪、贴、补等形式,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和鼓励,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 了创新。这样的实践活动,由于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

9、 释和应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生活走 进数学的理念。教学中巧用“议异结合”,深化创新思维。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认知冲突,巧设“议点”,通过学生的小 “议”和群“议”,合理“议”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 得出“异”解思路,将“议”、“异”结合。这是运用创造 思考的策略,让学生有应用想象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流 畅、变通、独创的思考能力。如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创设生动的“超市”场景,柜台上摆放着各种蔬菜、文具等, 学生提篮去买东西,把所买来的东西,小组成员计算总金额, 众“议”编出各“异”的应用题,教学效果甚佳。“议异结 合”使学生在学习求知中得到自我展示,在创新中得以发 展,完善了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 力。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求解 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 学生的创新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