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18840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e10同位素的双核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10Be双核研究 学 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物 理 学 年 级 2006 级 学 号 222006315011156 姓 名 王亚洲 指 导 教 师 李加兴 成 绩 2008年4月28日用RMF理论对10Be双核结构的研究王亚洲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本文章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和BCS理论对10Be核结构进行研究,首先用密度分布的方法计算出10Be呈双核分布,然后根据比较10Be、8Be、11Be的电四极矩和密度判断形变程度,发现10Be的间距较小,为了解释这种奇特现象,我们分别从10Be的能级分布、价中子尾巴的长短和质子中子的半

2、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与中子皮性质相符,于是我们得出10Be的两个价中子形成了中子皮结构,而中子皮对原子核有较强的束缚作用,因此它的团簇结构比较稳定,也较小。关键词:相对论平均场;BCS理论;结团结构;中子皮。Clustering Structure of 10Be Studied with RMF theory WANG Yazhou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10Be n

3、uclear structure by relativistic mean-field model and the BCS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we have calculated,10Be presents adistribution,then we judge the deformation degree from comparing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and density of 10Be,8Be,and11Be, we found that the distance of

4、 in 10Be smaller than other isotopes,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strange phenomenon,we will investigate the energy level,the length of tail of two residual valence neutron and radius of neutron and proton,respectively.The conclusion drawn from this three factor entirely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of th

5、e neutron skin,so the two valence neutron of 10Be formed the neutron skin structure,the neutron skin have a strong constraints on the nucleus,so clustering structure become more stable,and the distance of become more closely.Key words: Relative mean-field; BCS theory; Clustering structure;Neutron sk

6、in.一.引言1.原子核简介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统称核子)组成的,核子之间以交换介子的方式相互作用,对于这种多粒子体系,用数学方法处理时有很大困难,所以对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常用一种唯象的方法模型法。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预言原子核结构和原子核反应机制的某种模型。通过理论和更多的实验结果的验证比较,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并确定其适用范围。这些主要模型包括半唯象的液滴模型、壳模型、集体模型,以及后来发展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以下对这几种模型作简单介绍。2.几种重要的模型(1).液滴模型液滴模型,顾名思义,就是把原子核比作带正电的液滴,把核子比作液体中的分子,它是一个早期的原子核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具

7、有如下特征: 有一定的体积,这是由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有一定的球形表面,这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决定的; 有库仑排斥力,这是由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决定的; 有中子和质子的对称相处状态,这是由核子能级的量子效应决定的; 有中子和质子的成对相处状态,这是由同类核子数的奇偶等因素决定。这个模型能够成功的计算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它认为原子核的结合能B包括体积能BV、表面能BS、库仑能BC、对称能和对能五项,即液滴模型在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解释了许多实验现象,如原子核裂变、核素质量分布、核素的稳定性、衰变、重核裂变等,而且为一些原子核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至今它仍然是核物理

8、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液滴模型的突出优点是图像清晰、物理意义明确、简单适用。然而它毕竟是一种简单的经典结构模型,在描述原子核内核子的独立运动行为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更在解释幻数问题上无能为力。(2).壳模型三十年代,人们从实验中发现42He2, 168O8, 4020Ca20,6028Ni32, 8838Sr50等核素比相邻核素稳定。它们的中子数或质子数都有2,8,20,28,50,82,126中的一个或两个数。这种结构特点和惰性气体的原子结构很相似。这些奇特的数叫“幻数”。后来越来越多的实验事实证实了幻数的存在,液滴模型在此问题上无能为力,这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他模型,于是壳模型就诞

9、生了,壳模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假设,它们是:在每个能级上,容纳的核子数有限;:核内存在一个平均场,对于近似球形原子核,该平均场是中心力场;:每个核子的运动各自独立。壳模型成功解释了幻数、基态的自旋、宇称、同质异能岛素以及衰变等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壳模型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对远离双幻核区域的磁矩、电四极矩和E2跃迁几率的解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壳模型的成功表明核子独立运动确实有一定意义;其缺陷则表明适用范围有限,局限于双幻核附近,为使突破这种限制,必须要提出新的模型,这就是集体模型。(3).集体模型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是壳模型无法解释的,这是因为壳模型只考虑核子的独立运动,没有考虑原子

10、核的集体运动,所以集体模型是在壳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核集体运动的一种模型,集体模型也认为核子做独立运动,但做了重要补充,即认为原子核可以发生形变。在集体模型提出来之后,转动能级和振动能级得到了圆满解释,但是目前形变核结构模型只能解释原子核低激发态的一些性质,对原子核结构的更多性质描述还存在困难。3.结团结构研究的现状原子核的结团结构的研究是目前研究原子核的一个重要方法,很多基于结团结构的模型已经建立了起来,如反对称分子动力学、分子轨道结构、费米分子动力学等, 它们与实验符合的很好,并且预言了核的自发衰变和裂变反应机制,成功验证了重核的自发裂变,随着原子核结团结构的广泛应用,它逐渐被确认为原子核

11、内核子分布的主要形态。 研究团簇结构,对以后登陆重核稳定岛、研究天体运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壳模型采用的平均场理论是非相对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子核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简称RMF理论)在描述原子核性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与非相对论平均场比较,RMF理论有更好的微观基础。RMF理论认为核子之间通过交换介子相互作用,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分析核子在介子场中的运动情况。在RMF理论中,相对论效应可以自动给出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着重克服了非相对论理论中自旋轨道耦合必须人为引入的缺点,对于描述多核现象特别重要,例如,由于RMF理论自洽给出了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的同为旋相关性,可

12、以非常好的描述Pb同位素链中电荷半径的同位素位移。此外,RMF理论的参数少,通过拟合少数稳定原子核性质确定其参数后,可以将RMF理论推广应用与研究远离稳定线原子核奇特核。由于本文章对10Be核结构的研究采用的是该模型,因此,下文要对这个理论做出比较详细的叙述。5.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结团结构研究的重要性把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应用于结团结构,是在微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方法,在轻核区,RMF理论已经能够成功的描述核的基态和低激发态的性质,而且在没有认为引入自旋轨道耦合的情况下,它能够直接给出稳定核的团簇结构,特别在重核区,核子数增多,核子的分布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变数,如果再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情况

13、将极其复杂,所以用RMF理论研究重核区,有效的克服了这一缺点,使计算结果也更接近实际。二.正文1.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理论)在RMF理论中,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交换介子实现, 这里包括,和三种介子, 介子提供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长程吸引部分,介子提供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短程排斥部分,介子给出核性质的同为旋相关性,质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由交换光子来实现。核子就在介子场中运动,于是具有势能,包括标量势(-400MeV)和矢量势(350MeV), 这对于正确给出核物质的饱和性质以及理解赝自旋对称性和反核子谱的自旋对称性是至关重要的。RMF理论的出发点是拉氏量密度:其中,是核子、介子和光子的Dira

14、c旋量,M代表核子质量,介子场分别为,和,相应的质量和耦合常数分别为,和,而,是介子的自由相互作用非线性耦合常数。代表光子场,是同位旋泡利算符,是其第三个分量。矢量介子场取如下形式:利用变分原理,可以得到拉格朗日方程,在相对论平行场近似下核子场满足的狄拉克方程是:,其中表示矢量场,表示标量场。介子场的Klein-Gordon方程和电磁方程分别为:其中对应的源密度为 在平均场近似和无海近似下,数值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核子单粒子能级和波函数,进而可以计算出原子核的基态性质,如结合能,半径,形变以及单粒子能级,密度分布等。由于10Be属于形变核,所以要用形变核RMF理论处理,这时候轴对称形变核转动

15、对称破坏,因此总角动量j不再是好量子数。然而,核物质密度仍具有对称轴(设为z轴)的转动不变性,所以在BCS+RMF模型计算中,对方程的求解采用在柱坐标系中谐振子展开方法。在柱坐标系中,旋量写为:,为遵循Dirac方程的四分量。旋量满足Euler-Lagrange方程将拉格朗日密度代入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核子的运动方程(Dirac方程)同样得到的介子场和电磁场的运动方程(Klein-Gordon方程)为其中和包含了非线性自耦合项。计算中对费米子波函数用12个谐振子壳,对波色子波函数用20个谐振子壳层。选用常见的NL-3相互作用参数组,输入的形变参数的初始值选任意合理的值。2.用形变核相对论平均场研究10Be的结团结构由于电四极矩的存在,导致10Be的对称性被破坏,并产生非正常宇称态,但是10Be核是偶偶核,所以它仍具有轴对称性(z轴),于是我们在用形变核相对论平均场计算的时候采用了柱坐标系。首先我们计算出了质子和中子的电四极矩分别为:其中中子半径,质子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