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18316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阳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阳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阳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阳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教学实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片,看看大屏幕,认识图片上的字吗?大屏幕出示象形字“日”(各种各样的“日”,揭示出汉字“日”的演变)。生:(齐答):日师:对,这个字是“日”,也就是太阳。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话题。(板书课题太阳)师:同学们,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通过生活的常识和课前的预习,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生:我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生:我知道太阳很大很大。生:我知道太阳可以杀灭细菌,可以预防疾病。师:你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面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话题太阳,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太阳为什么这么热?生:我想知道太阳

2、可以活多少年?生:我想知道太阳在哪里睡觉?生:我想知道太阳由哪些材料组成?生:我想知道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师:听了你们的提问,老师发现你们对太阳都很感兴趣。那接下来,就请我们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的疑惑吧!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师:老师能够看出来,你们读得都很认真。接下来,我要检查你们认读字词的情况了。(大屏幕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野兽 生存 繁殖 蔬菜 比较 治疗 抵得上 差不多 摄氏度 庄稼 麻烦 杀灭 预防)(指名学生认读)生1读。生2读。生齐读。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认识了文中的生字。那么你们读懂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吗?生:

3、课文介绍了太阳能杀灭细菌,预防疾病。生:课文介绍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课文介绍了人类吃的、穿的、用的东西都离不开太阳。师:你们说的这些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生: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师;除了介绍这种密切的关系外。课文还介绍了太阳的什么呢?生:我知道课文还介绍了太阳很远、很大。生:还介绍了太阳很热。师:你们说的太阳的远、大、热,是太阳的特点。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叙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太阳的特点。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大屏幕出示表格:)自然段太阳特点说明特点的句子我的发现(生自主读文,师巡视指导。)师:看

4、得出来,同学们都很用心地在读书,不但找出了太阳的特点,还把说明太阳特点的重点语句都划了下来。这样的读书才是高效的读书。那么,接下来,就请把你们的读书的情况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吧。(学生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师:谁能说一说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生:(齐答)大!师: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来说明它的“大”的?生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生2:我找的也是这一句。(大屏幕出示这句话)师:好,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生齐读。(师点鼠标,大屏幕上的句子中“1.5亿公里”“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关注这些老师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

5、发现了它们都是表示数字的词语。师:好,那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试着把老师标示的这些表示数字的词语读得重一些,看看有什么感觉?生再读。师:读后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太阳离我们好远啊!生:我也感觉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师:是的,文中作者就是用这些数字来具体地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种方法在说明文中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师:在这句话中,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举了两个例子来告诉我们太阳很远很远。你们能找出这两个例子吗?(板书:举例子)生:我找到了!“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生:这两个例子就是“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师:你们说的

6、很好。作者举的这两个例子又会让我们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我们来算一算。到太阳上步行的话,要走上生:三千五百年。师: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日夜不停”地走哦。“日夜不停”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白天黑夜一点也不停。生:就是二十四个小时都不停。师:吃饭吗?生:不吃!师:睡觉吗?生:不睡!师:哟!这可真够辛苦的,谁能做得到呢?这样吧,我们每天睡一会,再停下来吃点饭,按每天走十二个小时来算一算,要走多长时间呢?生:(齐答)七千年!(哇!惊叹声不止)师:那每天走八个小时呢?生:一万零五百年!(又是惊叹声“好远啊”)师:对,你们算的很准确。文中还有一个词很关键,“差不多”是什么意思?生:是大概、大约的意思。师:你们

7、知道为什么要用上这个词吗?生:是因为谁也没有步行去过太阳,所以作者只能这样来猜测,并不是准确的数字。师:说的真好。因为没有验证过,所以只能说“差不多”。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师:由刚才的计算来看,靠步行到太阳上去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改坐飞机吧。来,算一算,你们现在已经快十岁了,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等你们回来时,会是多大岁数呢?(生开始在心里盘算,很快有小手举起来。)生:大概是五、六十岁吧!师:到那时,你们可是头发也白了,眼睛也花了!说不定你们的父母都认不出你们来了!生再次惊叹。师:读了作者的这两个例子,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啊?生(齐答):太阳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师:来,让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把太阳的远

8、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吧。生再次齐读。师:了解了太阳的远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出它“大”的特点呢?生: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这一特点。师:能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说明吗?生:能!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大屏幕出示这句话)师:谁能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该生在朗读时重读了“130万”)师:我刚才听出来了,你把“130个”这个词读得很重。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生:因为从这个数字中,我感受到了太阳很大。这也是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师:你说的真好!通过数字能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加清楚。来,让我们来把这个数字用数学形式写下来。看看有什么感觉?(生写1300000.)师:后面有五

9、个零呢!看到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有什么感受?生:太阳真大啊!师:不对吧!这个“130万”写的可是地球啊。生:老师,我发现作者是用地球和太阳对比来写的!师:你真会读书!从哪里读出来的?生:我是从“抵得上”这个词中读出来的。师:“抵得上”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比得上的意思。是一个太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师:对。在我们的眼里,地球已经是个巨大的星球了,可是和太阳一比,就显得是那么渺小了!这种对比的方法,在说明文中,就是一种叫做“作比较”的方法。(板书:作比较)师: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出太阳的大呢?生纷纷举手。生1读。生2读。生3读。师:这么大的太阳,为什么我们平时看起来只像一个盘子那么大呢?生(齐

10、答):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师:是的。你们能用上“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把这个意思说清楚吗?生:能!虽然太阳很大很大,但是因为它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师:课文除了介绍太阳远、大的特点外,还介绍了它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生(齐答):热。师:课文是怎样来说明太阳“热”的特点的?生: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的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生: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师:说的都很好。请你们自读这两句话。结合前面的学习想一想,在这里,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热”的特点的?生:我读出了“列数字”。句子中出现了“60

11、00摄氏度”“2500倍”等,都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热。师:你真会读书。虽然列举了数字,我对6000摄氏度的温度还是不太清楚。你们所知道的最高的温度大概是什么呢?生:火。生:开水。师:接触到这类的物体,会怎么样呢?生:会被烧伤或烫伤。生:特别疼。生:很难受!师:那6000摄氏度是你们所说的高温的60倍呀!以想象触碰到它的后果吗?生:(哇!)太可怕了。师:对,的确是太可怕了!可是太阳的中心温度还要比这高得多!有多少啊?生: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师:确定吗?生:不确定!师:为什么?生:因为作者用了“估计”。所以不确定。师:“估计”是什么意思?生:是大概、大约的意思。师:为什么要用“估计

12、”呢?生:因为没有人去亲自测量过。师:对,谁也没有去测量过。所以只能“估计”。这也体现了作者生(齐答):用词准确!师:除了“列数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说明方法?生:我还读出了“举例子”。作者以钢铁为例子,说明太阳很热很热。师:你很用心!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迟疑了一会,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师:你的发现是?生:我觉得作者还用了“比喻”。师:哦?从哪里发觉的?生:“像个大火球”。我觉得这一句是比喻的方法。师:你说的对。在说明文中,这种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打比方)师:太阳的温度这么高,可是我们在地球上却感觉很舒适。这又是为什么呢?能学习前面的句子。用上“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把原因说清楚吗

13、?生:虽然太阳的温度很高很高,像个大火球,但是因为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感觉很舒适!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也学习到了作者的说明方法。我对太阳更感兴趣了。所以还是想到太阳上去。我的愿望能够实现吗?生:(齐答)不能!师:能说说理由吗?生:因为太远了,根本没办法去。花的时间太长了。生:虽然可以坐飞机花几十年去,但是飞机却无法接近太阳,因为温度太高了。师:那课文开头说的那个“传说”,是真的吗?生:不是!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那么远的距离,箭根本射不到。生:因为箭还碰不到太阳,就会融化了!师:哦,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也知道了“传说”其实只是人们根据想象编造的故事,是不可信的!师:同学们,通过

14、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太阳。太阳多么希望更多的人来认识他呀,让我们来把自己想象成太阳,向小伙伴们炫耀炫耀自己吧!(生开始动笔,在准备交流中,下课) 教学反思:、 本色朗读悟“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了解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二是悟出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说明文,所以对说明方法是一窍不通。在教学中,通过在句子中重读数字词“1.5亿千米”“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等,来感受太阳远的特点,从而悟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数字,远的特点才会这么清晰。抓住句子中“抵得上”等词语悟出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从导到悟,体现了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 联系生活显“特点”。为了让学生对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了解地更加透彻、深刻,在教学中,我联系生活举了大量的事例。比如以坐飞机去太阳,算算回来年龄;步行去太阳,几种不同走法,算时间;生活中的高温感受等等。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践中对太阳的特点有了深刻的感悟,所以在课堂上惊叹声不绝于耳,太阳的特点在他们的心中更加地凸显出来。也正是因为在教学中结合了大量生活实践,枯燥的说明文字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课堂显得生机勃勃。作者姓名:朱艳琴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