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18312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媳妇事迹材料多篇自述好媳妇事迹材料好媳妇事迹材料 3 篇在_县_镇_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 _的家。_,是_镇_村村民,现年 60 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 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人常说: 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老年人经常多病,她

2、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 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

3、,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 放下农活的她,丈夫说:“要安心陪在她身边,即使再困难,也要一起挺 过去。”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_有二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

4、要拿回家完成。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的针 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陪着孩子读书,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有出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生活中的 _,尊老爱幼,心态阳光。_倡导一家人都勤劳吃苦。同时,热心帮助邻里,见到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

5、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了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 植热情。在一个小小社中,邻里之间通过_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 赞誉。好媳妇事迹材料 3 篇马_,王范乡刘村庄德孝文化苑义务管理员,也是医疗志愿服务队成员,日常生活中免费为老人体检,平时还帮老年日间照料买菜,为老人们 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服

6、务。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在她刚满 4 岁,懵懵懂懂还未记事的时候,父亲已经因病永远离开了她,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六个成长中的子女。母亲既要忙农活,又要拉扯一堆孩子,在哥哥姐姐和嫂子的照顾下,她跌跌撞撞 的长到 18 岁,在花季的年纪,母亲也撒手离开了她们。从此在她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喊过爸、妈这两个字。可能人缺少什么,就越期望拥有什么,所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一直是她最大的期盼。还有什么能比父母 双全更幸福?在她 20 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她的先生。他和她比起来,简直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奶奶宠爱他,父亲母亲呵护他,还有懂事的弟 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的幸福不正是她想要的吗?拥有这样的家庭,让她觉得

7、很满足、很知足。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就给自己许了个诺言:上苍给了她一个梦寐以求的美满家庭,她所能回报的,就是全心对待所有的家庭成 员,为了自己的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做儿媳的那份责任。在大家的称呼里,她家先生的父母是她的公婆,但是在她心里,早已将他们当成是她的父母来看待,他们也把她当成是家里的姑娘。嫁入仝家以来,一直喊的都是爸、妈,老两口听起来也很开心。在她眼里,孝顺其 实很简单。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东西就是 “孝”,不让老人生气、担心那就是“顺”。公婆衣服的尺寸早就熟记在心,只要看到合适的,自己省点,也要先紧着公婆买。春夏秋冬的衣服,全由她来包办。公婆每次试穿的时候,嘴上总说她乱花

8、钱,但是看到他们眼里的喜悦,她知道,公婆是心疼她。老人年纪大了,一般的手机老人家看不清、听不到,特地托人在市场上给公婆买来大铃声和大按键的手机,这样也方便了家里 人的联系。奶奶是全家人的宝贝疙瘩,经常给奶奶洗澡、洗头,剪脚趾甲,买新衣裳,吃新鲜玩意,带奶奶电脑视频,定时给奶奶检查身体,陪奶奶打麻将,唠嗑,逗奶奶开心,奶奶心情好了,身体健健康康,那就是她们全家人的福气。公婆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本着这个简单的理念,她们一家和和美美的度过了十几个春 秋。当然,两代人在一起总有 “代沟”,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公婆无法理解的事情,本着宽容

9、的心,慢慢和老人家讲解、沟通。如果暂时无法理解的,就先放一放,给老人一些考虑和 体会的时间,这也是尊重家长的表现。寒来暑往,转眼家里的小叔也到了适婚年龄。给小叔找对象成为家里的头等大事。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四处张罗好姑娘,小叔去相亲,当然要先配备一套好行头,这个事不用考虑,做嫂子的一定要先忙在前面,让小叔在硬件方面不输给别人。在她的撮合下,小叔找了个好姑娘,她也有了个好妯娌。大家像姐妹一样相处,共同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家庭其实就是个薪火相传的小社会,只有彼此之间做到真心相待,才能代代传承,谱写和美的篇章。虽然她的生活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一直都很琐碎,但是她相信,在这样一个和睦氛围的大家庭里,

10、还担心什么更大 的风雨呢?好媳妇事迹材料 3 篇应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 “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职责”。明白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我的 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婆说: “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1985 年, 21 岁的刘桂芬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 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1995 年 10 月,和她生活了10 年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一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之后,婆婆的病 情加重,她每一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

11、了六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芬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1998 年 9 月,最疼她的老母亲去世了,她在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她说:“妈,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 !”2001 年 7月,80 岁的婆婆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邻居们感念她的孝心,一个个自发地前来帮忙。出殡那天,她流着泪跪在老人的身边说: “妈,让我再最后侍侯您一次吧!

12、”她为婆婆理顺散乱的白发,净面、打粉底、扑粉、涂口红,自始至终都倾注着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在场的亲邻都被 她的举动所感动,邻居一位老人说: “我送走过那么多的老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孝敬的媳妇。”婆婆去世后,她怕 80 多岁的公公寂寞,每一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 每一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 360 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公公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公公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上班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煤火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

13、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公公在公疗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 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我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给她打电话。如今,老人已年近 90,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 90 岁的老人,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2000 年至今,她的家一向被县妇联评选为“礼貌家庭”、“五好家庭”。当公公听说县妇联要往市里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 “爸,作 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就应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明白呢?”弟媳说: “姐姐的

14、孝心感动了我”身教胜于言教,以前娘家父亲和弟媳关系处的很紧张,媳妇说公公太倔强,公公说媳妇不孝顺,她劝了父亲,劝弟媳,但都无济于事。之后弟媳因为照顾学生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姐姐每一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 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姐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动和老人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老人见人就讲媳妇孝顺了,弟媳也说老人变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 睦相处,其乐融融。丈夫说: “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丈夫在县委办公室从事信息工作,从事文秘工作的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 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 12 点多。2003 年 10 月,遂平县组织一批科、股级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离岗锻炼,当时丈夫也在推荐之列。 丈夫为上有 80 多岁的父亲,下有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而犹豫不决。她明白了丈夫的想法后,就对丈夫说:“这正是锻炼你的好机会,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当她把丈夫送上南下的火车后,才意识到自我又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那年,她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锻炼,公公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了手,自我颈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远在南国的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