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1036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 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 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2. 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a粒子、(质子、重离子)。3. a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X)4. B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V)5. X射线和丫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V)6. 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a B Y 中子B. a 丫 B 中子C. B a y 中子D. 中子 B Y a7. 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 照射。8. 放射性核素

2、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X)9. 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10. 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 不是1: (D)A. X射线B. B射线C. 丫射线D冲子11. 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X)12. 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 离辐射的人员。(V)13. 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 核燃料循环B. 医学应用C. 工业应用D. 天然源14. 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

3、,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 局部受照。(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有的放射 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 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 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 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 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V)2. 下列哪类组织或器官 丕属于辐射高度敏感:(D)A. 胃肠上皮B. 淋巴组织C胸腺D. 唾

4、液腺3. 损伤指辐射照射引起的临床上可观察到的有害效应。(X)4. 按辐射作用机理,辐射效应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5. 随机性效应是指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的辐射效应。(X)6. 随机性效应都属于躯体效应,而确定性效应可以是躯体效应也可以是遗传效 应。(X)7. 危险系数仅适用于随机性效应。(V)8. 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类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肠型急性放射病、脑型急性放射 病。9. 下列那种表现 不属干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D)A. 皮肤红斑B. 不育C. 甲状腺功能减退D. 胎儿智商低下10. 举例说明什么是电离辐射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答:(1)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而

5、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 它不存在剂量阈值。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即属于随机性效应。(2)确定性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 剂量越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越大。 放射性白内障、各类急性放射病均属于确定性 效应。第三章辐射防护基础1.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最主要的标志是给物质传递能量,这是产生辐射效应的 依据。2.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释动能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 kg1),专用名称是戈瑞(Gray),符号为 Gy。3. 电离是电离辐射最重要的特点。4. 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实践的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防_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5.

6、 剂量限值适用于实践所引起的照射,也适用于医疗照射。(X)6. 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物质屏蔽。7. 对中子的屏蔽可选用的材料:(C、D)A. 铅 B.混凝土 C.水 D.石蜡E.有机玻璃8. 简述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答: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就是对于来自任一辐射源的照射,在考虑了社会等各种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合理 地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这种最优化应该以个人所受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 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第四章辐射防护法律法规(卫生部教材第 4章:职业照射的防护与安全)1. GB18871-200

7、2将照射区分为三类: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2. 医疗照射不包括哪类人员:(B)A. 患者或受检者B. 帮助固定患者体位的医技人员C. 安慰患者的亲属D. 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3. 公众照射不包括职业照射和医疗照射,但包括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照射。(X)4. 辐射防护体系包括: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5. 剂量限制不是安全与危险的界限,而是不可接受的下限,是最优化过程的约束 条件。(V)6.ICRP60号报告对职业照射推荐的年有效剂量限值是:(B)A. 50mSvB. 20mSvC. 10mSvD. 1 mSv7. 简述辐射防护最优化。答:对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个人剂量的

8、大小,受照的人数,以及在不是肯 定受到照射的情形下其发生的可能程度,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后,应当全部 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程度。这一程度应当受到限制个人剂量的约束, 对潜在照射应受到限制个人危险的约束。8. 请简述控制区和监督区。答:(1)控制区是指在辐射工作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 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 扩散,并防止潜在照射或防止污染的扩散。(2)监督区是未被指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区域。9. 监测是指为评价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

9、或污染所进行的测量 及对结果的解释。(V)10. 职业照射的监测、评价和报告的责任在于技术服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X)11工作场所监测可分为:外照射监测、空气污染监测、表面污染监测。12.个人剂量监测可分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和皮肤污 染监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

10、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卫 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X)5. 关于健康检查,正确的是:(ABCD)A.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B.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C.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D. 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 同。6.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 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

11、料。7.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 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8.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V)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从起施行。2. 管理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是 4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5个基本条件件是、和。5.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 天。6. 放射工

12、作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监测。7. 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保存期限为 年。6Ua. 一年 b. 五年 c. 二十年 d.终生保存&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天,最长不应超过 天。本市个人剂量检测周期为天。9 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10.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 应当进行 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11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应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 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12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放射工作单

13、位应当对其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1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X L WB,-b WZ _0j1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 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 中。4h.| :WD!T9I15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 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安排。16. 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哺乳期妇女在其哺乳期间应当避免接受职业性内照射。17.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 、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放

14、射工作单位应当 如实、无偿提供。18.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承担。19. 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 周。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20. 从事放射工作满 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 可以由所在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健康 疗养21放射工作单位违反本办法,未给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由卫生行 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放射诊疗管理规定(46号令)一、单选题1、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应向(D )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A、卫生部B 、设区的市级卫

15、生行政部门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2、 放射诊疗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 B )的 原则。A、合理化B 、放射防护最优化C 、剂量限值 D、最小化3、下列哪一个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A )A、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 、SPECT C、加速器D 、CT4、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 A )。A、放射影像医师B 、放射影像技师C 、维修人员D、医学物理人员5、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一台( B ),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 统等设备。A、后装治疗装置 B、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 C、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 X射线机D、CT 机6、 放射诊疗设备应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