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10265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无答案)(满分:100分 4-8班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唱道:“老天爷爷你睁睁眼,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歌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有关的是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 D.心外无物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孔子、孟子、程颐、朱

2、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4. 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5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6战国时期的“稷

3、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是A.鲁国的官办学校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D.最早的官办学校7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8.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

4、程朱理学9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0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11“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

5、这首 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BCD12.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B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13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14.钱穆在中国文化

6、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15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淸时期古典 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16.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

7、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下列中华民族对近代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是A四大发明 B天文历法 C唐诗宋词 D中医17.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18.“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19. 有学者

8、认为,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20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1.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这表明严复宣扬进化论的目的是A发展近代科技B提倡自由平等C反对专制迷信D推动社会变革22.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

9、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23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4.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

10、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王韬B.康有为C.粱启超 D.陈独秀25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二、非选择题,4题,共50分。(12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自论语材料二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

11、评论材料三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4分)(12分)27 (12分)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12、“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l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分)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