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10054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word版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第12题.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河流上游地区盆地中央绿洲地区A.B.C.D.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

2、动导致的.答案:1D2C3.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第34题. 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4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实行轮牧、退牧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依法加

3、强草原保护A.B.C.D.解析:第3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第4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答案:3B4D5.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答案:C6. (2013海南高考,1820)下图示意

4、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68题。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7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8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多为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第7题,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

5、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第8题,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最终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答案:6D7B8C二、非选择题9.(2013课标全国文综,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

6、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解析:第(1)题,M处沙源来自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河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河边、河床,枯水期河床裸露,成为沙源.H县城附近为风口,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从内蒙古高原带来大量沙尘,在该区域沉积下来,提供沙源.第(2)题,应从风的类型、风向与地形走向的关系和地形特征角度分析.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

7、,与风向一致,阻力小;M县城为河谷交汇处,风力叠加,所以风力强劲.第(3)题,沙丘群扩大的原因应该从以下方面分析:地形和风向不变,风力和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持续发生;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水减少,河床裸露时间延长.沙丘群不会扩大的原因包括应从以下方面分析: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态,植被覆盖率提高,沙源减少;沙源面积有限;M地沙丘群位于山与水库之间,增长空间有限.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8、(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10.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9、 “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 ,加上 特别是 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沙漠,原因是 . (3)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 . (4)防治荒漠化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将调整 结构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在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的绿洲,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 农业. (5)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地青藏高原(2)塔克拉玛干水资源比较缺乏或者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 (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4)土地利用节水(5)主要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