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下雨啰5.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9693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下雨啰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课 下雨啰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课 下雨啰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 下雨啰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下雨啰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下雨啰作者 是军 无锡市阳山小学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下雨啰”是一节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生活的观察、直接感受和体验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揭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激情;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不同画雨的方法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表演的方式激发学生感受和体验绘画情感的兴趣。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想象。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

2、观察,对雨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进行创作,可以画、可以做,只要是自己的感受都是美的!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及立体的视觉形象。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及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回忆下雨的情景,体验下雨的感觉,了解自然界的美妙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下雨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能力。欣赏大自然,提

3、高审美和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中的视频、投影机、范作、雨伞雨披等实物,绘画工具、雨的音频素材及雨的相关音乐。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一支,画纸。教学设计一、雨的回忆1. 谜语和音乐导入: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到地上却不见。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导入课题)2. 小组接龙说说关于雨的词语、诗句、雨中的用具。如关于雨的词语:大雨、中雨、毛毛雨、雷阵雨、春雨、急雨、梅雨

4、、太阳雨、滂沱大雨、牛毛细雨、茫茫烟雨、狂风暴雨、淅沥沥、哗啦啦、雨后彩虹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关于雨具:雨伞、雨披、雨靴、斗笠、蓑衣二、感受雨声雨景1. 播放课件,配合图片欣赏各种雨声,感受雨中情、雨中景。2. 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下雨时的感觉,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教师引导儿童回忆下雨时的情景。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沙沙,沙沙滴答滴答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哗”“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拍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

5、出一片白。 三、了解雨的形成 1. 为什么会下雨?下雨的原因。(FLASH课件演示) 火红的太阳把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汽,漂浮在空中,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珠、小冰晶,水珠集合变成白云,当水珠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时也就越来越重,形成了积雨云,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们了,就会落到地面形成雨。(歌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2. 特别的雨。 通过图片,拓展对雨的认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雨:太阳雨、雷阵雨、暴风雨、雨夹雪、酸雨、冰雹雨设计意图:弄清楚雨的形成,从科学角度解释下雨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了解雨的形态。四、表演雨中情 1. 提问:下雨时人们的姿态或者动物的姿态是什么样? 街上的人打伞,也有两人

6、共打一把伞,有的人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有的穿着雨衣戴着雨帽,有的穿着高筒雨靴2. 借助伞、雨披等实物,分小组分别请同学用动作表演雨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情景。(如现场拿出一把伞让学生体会下雨时帮助别人打伞的乐趣)3. 师在黑板用提线人偶拼摆雨中人物动态(如扛伞、撑伞、打伞、玩伞等),学生在下面画动态小人。五、赏析雨中画面1. 人文熏陶。(1)展示四幅雨中的有趣或感人的图片,帮助学生回想他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形; (2)交流一下在雨中遇到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发生或看到的事。2. 雨带来的变化。 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雨中的画面非常生动,街道上有什么变化,小动

7、物们又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人们会穿雨衣、雨鞋、打雨伞;树叶,地面洗得很干净,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鸭子、青蛙在水里游泳,还有一些动物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天空有时是灰色的 3. 欣赏画家笔下的雨。欣赏听雨风雨暴风雨等作品,了解其表现形式。 4. 欣赏学生的作品。 雨落到了小朋友的脑海里,看他们如何用手中画笔画出有趣的情景。六、示范雨中人及雨中物哗啦啦,下雨了,走在大街上的人们怎么办呢?他们会有哪些动作? (师多重演示人物或动物不同的雨伞及雨披造型图,主要画出雨中的神态、动作。)1. 师示范奔跑躲雨人物动态。(如有的人会把包、报纸之类的东西顶在头上向前跑。) 2. 继续

8、示范打雨伞、穿雨衣的人物,雨中嬉戏的人物、动物等。3. 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点、线及一个个小水滴、漩涡等表现雨。4. 出示雨中图的彩色范例,分析几种雨中的色彩的表现方法。(如蜡笔水彩法、湿画法、染色法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剪贴、撕贴、拼贴添画等。)七、创作下雨图画出你所见到的雨中的场景,可以是结合人物画,也可以以小动物为主角,自由选择。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能给学生带来启发的雨中范图,雨中情境音乐起。)1. 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2. 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八、作业展示及评价1. 在投影上作业个别展示。2. 在黑板上进行长卷展示,题写落款,请学生解说雨中情景,给予鼓励性评价。3. 作业点评:那幅画更生动,谁画的动态最有趣,你能提提建议吗?九、拓展及延伸1. 多媒体播放影片雨中曲片段,学生可以模仿演员的雨中舞姿,感受人物在雨中的心情。2. 了解雨的用途。雨水能灌溉庄稼,滋润大地,净化空气,使花儿红艳艳,草儿绿油油,它会给地球洗澡,雨后会有美丽的彩虹出现。但下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有时还会带来可怕的洪水,所以说下雨对人类既有益,有时也有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