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8397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内容:一年级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2、拓宽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结合教学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具准备:钢琴、课件、部分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感受蒙古风情。1、导入:师:今天马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

2、知道去哪里吗?(想)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2、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依次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奶酪、奶茶、马。)生:(内蒙古大草原)师:叔叔阿姨都在等着我们呢,去看看他们吧,他们住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蒙古包)师:老奶奶为我们准备了奶酪,来,尝一尝,还有热腾腾的奶茶,来,吹一吹,比一比,看谁的气息最长(课件展示:奶酪,奶茶)师:再来看,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课件展示:马)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

3、善良,他们能歌善舞,喜欢骑马射箭。平时上学,走亲戚的时候都用马,所以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生:欣赏课件画面。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那达慕大会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你想参加吗?生:想。3、创编,声音创编同时进行。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生:试着表演创编的动作。师:谁能为这些动作配上声音呢?生:创编声音并上台表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摔跤:嘿嘿骑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4、游戏:找朋友师:这些动作下面有几种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那个动作交朋友呢?(出示动作名称、节奏与象声词的课件,引

4、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节奏。)5、课件三幅画面,师选择不同画面,请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设计意图】1.创设情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必须手段。我根据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以及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3.在体验民俗、节奏练习及即兴创编时都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

5、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二、 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1、欣赏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师: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热闹又动人,这里的人民热情善良又勇敢,这里的小朋友们更是热情,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歌,我们赶紧去听听吧!(课件展示:歌词图片,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生:欣赏歌曲。师:歌怎么样,还有个好听的题目,叫草原就是我的家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一读。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小朋友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演唱的。生:高兴的、开心的心情。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老师提醒一下,从速度和旋律上听一听。)生:速度很快,旋律优美动听。师:听老师来唱一唱师:再听,仔细听老师都唱了什

6、么?2、熟悉歌词。师:不用唱,用你的动作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了什么?(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师: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听歌曲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你最美的声音赞美一下大草原3、用身体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还想再听吗? 生:想师:不过这次老师是有要求的,请你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都可以,请欣赏!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身体来伴奏。师:有几个音唱的还不太准确,再来听师:歌曲有几句?四句都用一个感情唱出来吗?师:我们加上动作来表演好不好?4、跟钢琴直接唱歌词,教师伴奏。师:在唱的时候,你认为那一句最难唱呢?(引导学生自己找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生

7、: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师:谁来当小老师,帮他唱好这一句?(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教唱,老师在一边点拨)5、师生对唱一遍。(教师伴奏)6、直接跟钢琴完整的唱歌词,教师伴奏,穿插歌曲的处理。师:刚才大家唱得不错,请说说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是唱得强一些还是弱一些?生:讨论问题后按自己的方法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学生唱)7、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创编动作,最后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师:大家已经会唱歌词了,想不想和老师一样给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动作?生:想。8、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师:除了唱歌、舞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吗?生:乐器。(自选乐器并试着演奏。)最后师

8、生一起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放歌曲录音)【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蒙古风情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获呢?(学会了唱歌、舞蹈,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热情好客的小牧民还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一起去吧?(在集体歌表演中结束本课)。课后反

9、思: 本课教学我创设了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了解风情,体验音乐。3、学习歌曲,挖掘歌曲。4、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快乐地歌唱舞蹈,通过“看说听唱演”的教学活动,一步一步加深对“蒙古族”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高歌的同时骑马挥鞭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还情不自禁地在歌曲的间隙加上“驾”的衬词,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骑上小红马奔驰草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他们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觉中我也和他们一起尽情高歌舞蹈了。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创设最大的空间去感受、体验、想象、表现和创作,从而使他(她)们能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课上也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如:学生在进行律动时,相互之间的距离太挤了,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醒学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