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8187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汶川县龙溪乡魅力乡镇规划1. 概况1.1总体情况龙溪乡位于汶川县的最北部,距国道317线3.5km,西与理县桃坪乡相连,东北同茂县接壤,南与克枯乡相邻,全乡幅员面积214.3平方公里。1.2编制背景阿坝州特色魅力乡镇示范工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切实提高我县作为“5.12”汶川大地震震中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单项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超前性,充分发挥广大城乡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阿坝州委州政府、汶川县委县政府“三百”示范工程建设的要求,利用“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县城乡规划编制与建设项目设计水平,计划在涉及到“三百”示范工程建设的乡镇及

2、村庄开展“汶川县三百示范工程规划设计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1.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8 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第号令)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112001) (2008 年局部修订)6、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7、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20088、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88-2007)9、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版)1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3、规范(GB504422008)1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13、四川省实施办法,1997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T 50282-98)1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63-1999)16、乡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2006)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9防洪标准(GB 50201-94)20、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21、汶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7.12)1.4规划期限20102013年,恢复重建期,具有操作性。2. 现状情况2.1.1 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龙溪乡属于小型

4、乡镇规模,下辖9个村(联合村、布兰村、龙溪村、俄布村、马灯村、阿尔村、直台村、垮坡村、大门村)、18个村民小组。灾前全乡共有1119户、4969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5%,羌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羌民族聚居乡,素有“羌人谷”的美誉。2007年村庄人口统计村 名 户数(户) 人口(人) 联合 244 1001 马灯 39 152 阿尔 173 743 布兰 159 713 龙溪 93 412 俄布 70 355 大门 86 416 垮坡 170 738 直台 85 439 全乡 1119 4969 2.1.2 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地质岩性成份有: 片岩、辉长岩、变质岩

5、、砂岩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榴子石、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玉石以及铜矿、铁矿、磁矿、硫矿等石种。地形地貌:紫岭山座东向西,挖断山座西向东,两山中间为龙溪沟,沿龙溪沟两岸,有小型的干旱河谷冲积平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脉纵横,峰峦重叠,地表崎岖,溪谷交错,谷深坡陡,相对落差大,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乡内有大宝山(4536m),久雾顶顶(4686m),波布尔布山(4244m)、卡布腊差(4202m),龙池梁子(4104m),黄土梁子(4213m),直台山(3704m)等山和山脉。龙溪沟是杂谷脑河的二级支流,起源于与茂县接壤的龙池海子和阳顶山,流域内有20条支流,贯穿龙溪乡全境,于东门口汇入

6、杂谷脑河。龙溪沟上游降雨多且被原始森林覆盖,补给水源充足,水流落差大。龙溪沟上游(阿尔沟)除了原始森林外还有海子、瀑布、怪石、草甸、成片的羊角林等景观。(2)气候条件龙溪乡属暖湿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全乡各地气候差异大:位于河谷、半山地带的布兰、龙溪、联合、垮坡等村寨干旱少雨;而位于半高山、高山的巴夺、夕格等村寨则凉爽湿润,降水量多,时有洪涝灾害出现;久雾顶顶、龙池梁子等山岭属高山草甸地带,气候终年寒冷,积雪期长,有“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立体气候特点。据早年统计数据,全乡年平均无霜期165天,早霜期农历9月中旬,终霜期公历4月下旬左右;年平均日照1693.3

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18.8mm,最高降雨量618.8mm,最低降雨量369.8mm。龙溪乡联合一带,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9(按威州河坝垂直递减计算得来,直递减率0.7100m)。(3)生物资源全乡原始森林覆盖率达44.65,木材蓄积量达10余万立方米,草场4万余亩,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植物以常绿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多种草本植物为主。据调查统计:兽类有50余种;鸟类有200余种;鱼类有3种;两栖爬行类有10余种;昆虫类有17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盘羊、金丝猴、羚羊、野牛、黑熊等。(4)村庄海拔分布各个村庄的建设用地所处海拔高度不一,最高的为大门村的马房

8、组,海拔高度为2800米;最低的为联合村的三座磨、十座磨,海拔为1400米。村庄高度一览表 村名 组名 海拔(米) 龙溪 龙溪组 2000 联合 三座磨 1400 十座磨 1400 东门口 1500 布兰 布兰 2100 瓦戈 2000 直台 直台 2600 马灯 马灯 1800 垮坡 垮坡 2000 夕格 2500 俄布 俄布 2300 地里 2400 阿尔 阿尔 2400 巴夺 2300 白家夺 2000 大门 大门 2600 马房 2800 2.1.3经济概况龙溪乡是汶川县唯一的州定贫困乡,经济状况比较差。龙溪乡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收入水平低,产业不发达,三类产业中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比重

9、为83%;工业所占比重极低,仅为5%;第三产业不发达,以传统的交通运输、商业与餐饮业为主。2007年全乡总收入为1387.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4.6%,农民年人均所得2362元。第一产业收入为1150.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654.9万元,林业收入为44.7万元,牧业收入为451.2万元;第二产业收入为75.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为45.3万元,建筑业收入为29.9万元,第三产业收入为161.9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为72万元,商饮业收入为32.9万元,服务业为2万元,其他收入为55万元。2007年,全乡从业人员2773人,其中农林牧副渔业从业人员2014人,所占比重为72.6%;第二产业从

10、业人员103人,所占比重为3.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6人,所占比重为23.7%。全乡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56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0.3%。龙溪乡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从事家庭农业经营,这也是最主要的就业领域;二是从事家庭第三产业经营;三是外出务工。龙溪乡以农业生产为主,灾前全乡有耕地面积5061.7亩,以梯田为主,85%的耕地为坡地,土地肥沃,但大量耕地在海拔2000m左右,坡度在35以上,耕作十分不便。主要出产大白菜、莲花白、海椒等蔬菜和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盛产花椒、苹果、甜脆李、核桃和樱桃等水果干果,每年输出剩余劳动力400余人。龙溪乡各村灾前基本情况表村 名 联合 马

11、灯 阿尔 布兰 龙溪 俄布 大门 垮坡 直台 全乡 2007年年均人收入(元) 1953 3114 2688 2742 2486 2782 2143 2252 1865 2362 耕地面积(亩) 592 66 1158 866 535 457 674 891 724 6061 2.2 发展意愿2.2.1村民搬迁意愿由于受到地震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安全因素,导致大多数村民愿意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搬迁到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较好、较为安全的地方。考虑到全乡的生态承载力以及土地空间的有限性,以及相关政策要求,全乡原则上原地重建,但考虑到部分村组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可考虑在同一村域范围内选择安全

12、宜居的用地进行安置。2.2.2经济发展意愿根据灾后的实际情况,全乡确定了“开发一条沟,强化两个基础,建立三大支柱,促进全乡经济增收”的工作思路。(1) 庄稼种植业是龙溪乡历史最长、基础最牢、地位最重的行业。灾后应对种植业进行改善和发展:引进高产品种,推广种植技术,改进灌溉条件,对乡内农业种植进行有序引导和发展,最终打造成“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农业经济,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三大支柱之一)(2) 经济果林业是全乡经济收入的有力保障。灾后全乡拟引进果林新技术,更新品种,在条件适合的地域大力推广和发展水果、干果种植(拟在联合、布兰、龙溪、马灯、垮坡、大门等村),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结

13、构。(三大支柱之二)(3) 畜牧业是乡重要行业之一,龙溪乡畜牧业主要包括猪、牛、羊、禽类及蜜蜂等动物的养殖。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5.12大地震使全乡畜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灾后应尽快对畜牧业进行恢复和发展:科学化发展畜牧业,引进良种牲畜,改善卫生条件,加大防疫工作,注重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管理畜牧业,发展牧场养殖,集中生产力量,减少生产成本,在全乡范围统筹规划畜牧业,形成有机管理体制。(三大支柱之三)(4) 劳务输出是龙溪乡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后应组织好每家每户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5) 旅游业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灾后应充分发挥“羌

14、人谷”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规划,抓好龙溪乡羌寨和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古羌民族释比文化以及锅庄、舞蹈、刺绣、羌笛、羊皮鼓和婚丧嫁娶等民风民俗文化,科学开发阿尔沟生态旅游,发展旅游事业,为全乡群众家园重建好后发展成为致富奔小康的主导支柱产业。(开发一条沟)(6) 工业在龙溪乡尚缺发展,灾后应抓住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利用丰富的电力资源发展工业,解决全乡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2.3规划难点本次规划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有以下几点:(1)村民安置方式考虑到大门村、直台村、垮坡村夕格组海拔较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用水较难、道路状况较为差等棘手问题,确实存在搬迁较大的必要性。但是全乡的土地资源有限,若采取集中搬迁安置的方式,必然需要协调村民农业用地的问题。集中安置区必然与村民原有土地的距离较远,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抵达农业种植地,加大了农业耕种的不便。如果在安置区周边就近安排农业用地,必然引起安置区原有村庄村民的不满,难于协调村民间的矛盾。综合各种限制条件,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