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08166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作者:日期: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培养安乡县三中 吴媛关键词:自主学习中学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实践水平的一门重要 的根底学科,随着地理教材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 ,中学地理教 学将更加适合社会和时代开展的需要. 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不仅能使 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增强国情熟悉,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水平,为我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效劳.如何培 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水平,是目前素质教育中普遍关心的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培养又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 地理课的熟悉,以及对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等特点

2、的 观察,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水平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 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这样才 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到达培养水平的目的.1. 妙用图像,创设情境.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它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而读图、析图、填图、绘图、用图水平又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根本技能, 是培养更高层次水平的根底之一.以图设境可将知识与水平有机地结 合,如能运用得当,会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观察力、记忆力、 思维水平等都得到综合开展,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

3、天地,使学生感到地理越学越易学,越学越爱学.地理教学中,可供创设问题情境的图示种类特别多,方法也不尽 相同.如图图转换、一图多问、图图比拟等等.但只要运用得适时得 当,就会对学生水平的培养起到殊途同归之成效. 例如,在学习“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及天气特征时,可出示北半球温带等压线闭合的低气 压图,先给出有代表性的四个地点(见图一),然后围绕教学内容设计 一系列问题,如下:(1)判断四地(F、E、H G)正确的风向.?为什么?(2 )比拟四地气流性质有什么不同(3) 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会形 成什么天气系统?在气旋图中能形成几 个天气系统?大致位置?为什么?(4) 两个锋面的类型是否相同? 为什么

4、?(5) 如何判断雨区位置?(6 )温带气旋通常与锋面结合成锋面气旋,为什么热带气旋和反 气旋中通常不能形成锋面?这样递进式发问,是将整体教学内容表现为连续性问题, 由小到 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环环相扣,逐一提出并层层剖析,步步深 入,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巧妙地点拨、 引导,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使思维进入有序状态,促进认 知向高级开展.在学生主动地将问题逐一解决的过程中, 他们不断地 运用旧知来获取新知,而知识又在运用的过程中被透彻地理解和掌握 并非停留于记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深开展.2. 巧引资料,创设情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

5、现,一些学生不乏刻苦努力的精神, 但学习效率极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死记硬背,思维僵化,学得被动.因此,教学中应增强学生思维练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开展“铺路搭桥.例如,在选修V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学 习中,我首先从感性材料入手,设疑激思.出示资料:几年前,几位 记者在西南某山区采访近年来的生活变化,途经山中一户人家.记者 在与家中的老大娘交谈中得知,大娘的儿子是伐木工人.近几年家中 的生活宽裕了,并盖了新房.大娘说,只是儿子每天走得越来越早了 , 回来得越来越晚了,心里时常惦记.后来,记者们继续上山,当晚下起 了暴雨,他们留宿在山上.第二天,当记者们原路返回的时候,再也没有看到

6、昨日经过的小屋.读完资料,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没等发 问,就开始议论小屋为什么不见了 ?暴雨引发了泥石流我就因势利 导,问:大娘的儿子每天走得越来越早了,回来的越来越晚了,说明了 什么?这与泥石流的发生有关联吗?为什么?接着,让学生结合资料讨 论植被破坏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再结合课文分析其 他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灾害形成和加剧产生影响.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到理性熟悉,有助于学生正确观 念的形成,使学生深刻熟悉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完成知识 和德育目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或材料,将学 生带入思维意境,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思维得到

7、激发和活化.如 果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他们对各种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规律 以及抽象的理论就不能真正的理解, 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表象.离开 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开展学生的思维就成了 “空中楼阁.此外,教师 在引用资料、案例、故事、俗语、趣闻、典故等感性材料时,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说明性强,恰如其分,做到“巧用.3. 联系乡土 ,创设情境.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域性是其突出特点之一.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日常的生活及自身的开展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如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和乡土地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将学生带入一个熟 悉而亲切的情境中,引导

8、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畅所欲言,从熟知探求未知,从而到达培 养学生表述水平和思维水平的目的.例如,学习必修. 3节“引 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采用谈话的方式,问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上大学,假设将来学有所成,是否 回家乡是否发生迁移,为家乡的开展尽一份力呢?学生们踊跃而 大胆地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在生生、 师生的思想交流中,就涉及了 环境质量、经济开展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交通和通讯等因 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之归纳、总结出来,有水 到渠成、润物无声之效,同时使学生熟悉到当前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 人口迁移的

9、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是经济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呢?随着教师的承转,将学生引入新的情境.4. 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新教材体系更加注重学生水平的培养,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就表达 了这一宗旨,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将教材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在“动中求“境.例如,必修H 2.3节“城市环境问题的活动中,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城市或集镇,讨论它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尤其是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及聚合思维水平.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上将 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了不同的 解决方案,并各自陈述了设计的构思和理由.其中就不乏

10、有比拟新奇、 独到的见解.然后在发散思维的根底上,结合学生设计理由的陈述, 教师应引导学生比拟各类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综合、比拟、评 价、选择,加以取舍,最后创设出最优方案,在“异中求“优,进 而做到发散与聚合的协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驾驭上既要“放 得开,还要“收得回,这样的思维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关注教学中学生学习水平的培养我们常说知识是水平的载体,水平是知识的升华,可见如果没有 知识的积累,水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水平,知识就 成了死水枯木.水平的上下,归根结蒂在于对根底知识掌握的程度 , 这就要求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 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 提出更高

11、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以往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记硬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各类专 题地图、自然景观图、寓意深刻的漫画和各类图表 ,把根底知识和基 本技能落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内的综合水平,清 理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 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 ,使之规律化.运 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 比拟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上述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分析、比 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水平的形成过程.就是让学生知 道怎么学习.三、关注教

12、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开拓高中地理教学强调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 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毋庸置疑,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现在的 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企业家.故此学生了解些生存地的未来规划也是 很有必要的.如本地适合开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适宜, 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等等. 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 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 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 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 教材中安排了比拟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 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 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 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开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 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那么从分析 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 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 ,潜移默化地在 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水平和习惯,这对他们来 说是终身受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