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713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本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通过前面学习已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爱我中华,从何唤起学生这种爱国之情?从了解到爱是升华。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解决的是文化认同感的问题,仅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够,效果也不好。所以,以学生的合作探索为主,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点,设计本课时,从导入到展开再到升华,各个环节都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在知识上,使同学们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及中华

2、文化的力量。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

3、?中华文化影响。学法和教法分析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教法:创设情景法、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归纳法、活动探究法、练习法、提问法、讲授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中华文化、传统美德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又可以寓于形象、 生动的历史资料之中。 学情分析:通过初二的学习,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缺乏了解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认

4、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的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的迷信外国文化,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结合的重大影响。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文化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收集中国古代故事或民间故事3、收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的传统格言、警句4、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报道教学模式:“情境感悟”教学模式。情境设定(包括教师设定的情境和学生搜集到的事例情境)问题发生学生感悟评价总结

5、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引言)在外国人心中 她是茶叶,她是瓷器,她是泰山,她是长城,她是北京太和殿,她是西安兵马俑;在中国人心中 她是盘古,她是女娲,她是大禹,他是皇帝,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同学们,她到底是谁?是啊,是我们的祖国,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节 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1)、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活动二】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方块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6、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家宫殿的标志性建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京剧。、编钟。、粽子。、丽江纳西族文化。(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称谓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思想家孔子整编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经)、儒家学派创始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答:因为他们用自己光辉的成就共同装扮了中华文化的大花园,都从不同方面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典籍科技工艺(3)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活动三】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如:A、吃一堑 长一智 说明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B、车到山前比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是激发身处逆境中的人民的勇气、鼓舞其斗志的良药。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言语或格言都充满辨证思想的成语。(4)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