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6254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墨水的上游 阅读答案 蓝墨水的上游陈启文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忽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发明了一个地名沉沙港。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

2、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似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

3、同我故土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傍晚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傍晚,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

4、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片叶子轮廓清楚。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则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正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忽然变得浑浊

5、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跃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观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

6、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11作者第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其中的“上游该怎样理解?2分12在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13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5分14作者在第段中说:“这条路,正在

7、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1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要叙述的思想内容?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试题答案:11、屈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这里的“上游,既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1分也指二者对后世文坛的影响。1分 能指出他们的“艺术成就的高度和“对后世文坛的影响的就给分12、1作者写到自己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斥生机和诗意的秀美风景,叙述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比照,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铺垫。2分2承上启下。由河流的充斥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1分13、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

8、以鲜活的动态感。2分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汨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2分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如“鸟、“碧树、“霞光、“清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斥了诗意。答“寓情于景也酌情给分1分14、因为1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2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惜,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3不仅仅是汨罗江及其承载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4分15、叙述了“我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4分联系现实略,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