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6105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本次业务学习我们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如何布置及批改作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作业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是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的辅导、评价为目的的。学生的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是教师对自身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学生知识是否接受、内化的外显。因此,教师在作业环节绝不是天马星空,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首先,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作业布置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质量。因此,教师的作业布置要精心,那样学生才能细做。关于布置作业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1、

2、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便于检查反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针对课堂教学当中的重点,有计划,有层次,针对难点,有突破有提高,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作为,而且教师在批改时也能有所侧重。如果千篇一律,很难适应所有学生的需要,甚至成为无效劳动。2、作业布置要有科学性,避免偏难繁旧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要求教师课堂上讲解要有科学性,合理安排内容及时间,同时在作业上也要讲求实效,避免刻意追求深度难度,即使是出现一些拔高题目,教师也要有所指向而不是全体学生都达到要求。3、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思维训练的有效性

3、,技巧性,可以变换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4、作业布置要有评价功能,渗透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学生作业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而且教师还可根据作业判断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以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维,校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其次,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我认为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是意识和行为的关系,是密切配合的。如果只是想和说,而不去行动和操作,那么作业这一环节不能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这就使作业孤立于课堂教学之外,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也使教师有一种累赘感。有效的批改学生的作业,是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之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包括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了,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会大相径庭。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被迫的状态下被动的的学习,学习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在几个方面有所加强:1、加强面批面改,及时反馈有句古话说“人怕见面,树怕扒皮”。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发现学生的想法,学生也可以在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将自己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师生双方在这一过程中会加深彼此的印象,能消融其中夹杂的许多误会,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5、2、抓住典型,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往往教师批改作业时容易写一些套话,如“很好,继续加强”,“不错,还需努力”等,从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但实际上这类评语却很空洞,很泛泛,没有具本指出学生作业的优点和不足,导致指向不明,学生无法把握。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业时能抓住几个典型表扬或鼓励,并指出优点,那样所有学生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标准会有所把握,从而不断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提高作业的质量。3、注重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反馈质与量是两个词,质在前,量在后,这说明还是要以质为前提,量为辅助。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这一方面。先要看做的质如何,如果学生作业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错误百出,即使量再大也是徒劳。反之,即使

6、一个典型题也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用句广句语 来说就是“简约而不简单”。4、不断反思教师自身,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作业批改不但是在检查学生,同时也是在警醒教师自身。如果个别学生作业出了问题可以归结到学生身上,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则要求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以上我所说的主要是针对有作业批改的教师,但对于无作业批改的教师并不是真的不需要批改,只要保证课堂教学就完事大吉了。这些学科的教师严格来说也不是没有批改任务,而是不具体打分罢了。这些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也要适当留有一些操作性强,趣味性强的实践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所以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内涵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话,那么外延就是课外作业。教师真正让这两个方面做到了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达到乐学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