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5970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发明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开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发散思维,导入新课:1、假如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2、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带给了人们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演示,小结,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呼风唤雨这个词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之间共读课文,相互检查预习情况。

2、要求做到声音自信、朗读正确、流利。2、分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3、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谈一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本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4、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边读边交流。课件出示辅助练习,全班交流完成:_是一个_的世纪。(谁)靠(什么)呼风唤雨。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20世纪人类的科技成就(用一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是(什么)发明了人类的美好生活。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2、自主学习,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围绕中心段来写的。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找边总结。3、全

3、班朗读汇报交流:读第2自然段,并比照“创造和“发现的区别。朗读总结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读第3段,回顾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表明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作比照: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开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开展,学生归纳总结: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 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齐读第5段,根据相关语句,师生总结板书:回忆历程科学发明神话美化生活展望未来科技发明奇迹改善生活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1、再次谈谈你对“呼风唤雨的理解。2、结合我们的身边,再次谈谈科学技术给我们带

4、来的舒适和方便。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作业:1、小练笔:?畅想未来2、手抄报:?科技时代?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梦想、洞察、原子核、程控 、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办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分明的叙述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所带来的变

5、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学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学习。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预习一、谈话导入(1)举起手来,跟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呼风唤雨,(学生书空),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那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是的,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后来人们用它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3)我们接着写,板书“的世纪,指课题,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20世纪)一个世纪是多少年,那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4)对,这个世纪就是一个,一起读(指课题,学生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回忆课文1

6、、 轮读课文,回忆内容。(1)谈话:这篇课文是我国驰名的科学家路甬祥爷爷专门为少年儿童写的,内容精炼易懂,语言简洁通俗。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很多遍,大家一定读得流利准确有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展示展示自己的朗读风采,谁来(2) 指名轮读课文,评价。2、抠出读书问题,进行读书练习。三、精读课文1、课文说,(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出示第二段的设问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是第二段开头的几个句子,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句子有什么特点(1) 什么是设问句(2) 小结: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

7、以用一用,丰盛我们的语言叙述。3、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有同学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边说边在课题后打上一个大问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除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完整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2)经过思考,同学们一定有了新问题,我们来交流交流,学生提问。(随机板书问题)4、读书释疑。(1)发现和创造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和创造具体有哪些请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A、 品读发现和创造的句子。哪是发现,哪是创造,为什么B、 学生交流,出示“发现“创造释义

8、,明晰“发现和“创造的区别。谈话:“发现和“创造这两个词外表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细推敲,却差异很大。“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创造是发明出来的新事物或新办法。C、 选词填空: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D、 男女分读“发现“创造局部,体味叙述特点。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办法表明发现和创造。(板书:举例子)体会句式对称,而且用词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动词。(板书:用词精妙。)齐读写“发现和“创造的句子,体会举例子的表明办法和用词的

9、精妙。E、拓展延伸。20世纪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发现和“创造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和“创造吗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创造发现,体会创造发现的多,感受句子中“等用得准确。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至两种发现和创造来说说吗出示词语:遍及 制造 发射 使用 发射 开启 观赏看着这些词语,结合上面的创造和发现慢慢想。学生交流,仿写句子。小结:仿着课文的叙述方式说,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学习的办法。5、改观。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创造,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和20世纪之间这种巨大的变化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A、体会农耕社会的贫乏。交流古时候人们生活状况,引出句

10、子“没有没有没有没有B、仿写句子。仅仅是没有这四样东西吗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农耕社会里,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C、体会现今社会的变化。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梦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则多梦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D、 体会改观的大。我们的祖先大略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则多梦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读着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你从哪看出来小结:是呀,20世纪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来说,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个诗

11、句就把20世纪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时间之短,但变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么让人惊叹!那就用惊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E、比照读古代生活和现代改观,体会作比拟的表明办法。出示比照段落,男女生读相应的语段。通过刚刚的比照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观,用的是什么叙述办法6、总结,齐读第一段。通过古今作比拟,让我们对科学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方便有了强烈的感受!这就是“作比拟的妙用!古今比照,让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2、 听写本课词语。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 用词精妙发现创造 举例子改观 作比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