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053254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在给老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培养记忆力的最好时期。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决定他们学业优劣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他们今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

2、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耳闻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力。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的孩子在学龄前就没有这样的氛围,那时我只忙于学习和工作,现在想来非常后悔。我现在就发现他的记性特别差,尤其表现在背书方面,有一次家里来亲戚,我一直在厨房忙,他就一个人在那不厌其烦的颠来复去的背那几句话就是背不熟,后来他们开玩笑说“儿子别背了,你没背会,我们听的都会背了。”2、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记忆的不足之处,记不牢或记不正确的原因,耐心帮助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并要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提纲记忆法当你对

3、很长的内容记忆时,往往不大容易记住。就拿背书来说,如果你能把课文内容列出一个扼要的提纲,按照标题和段落来分别记忆,就容易的多了。闭眼记忆法有的人在记忆过程中,喜欢闭一下眼睛,这样的效果似乎比较好。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一样的道理,人获取的信息80来自于视觉,决定了人的心理能量也大部分消耗在视觉上,当我们闭眼的时候,抑制了视觉,就把精力集中在了记忆上面。动作记忆法即对躯体和四肢运动或动作的记忆。因为它是通过整个身体所有的运动来记忆的。因此,就能记得很牢。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一旦掌握便终身难忘。因此,让孩子对事物亲身感受,可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3、记忆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

4、趣。兴趣是记忆的动力和强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孩子积极思考,而且经过积极思考的东西能在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记住。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枯燥的内容无论教师怎样讲得口干舌燥,头头是道,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能轻轻松松的就让学生明白并且记忆深刻。我想,这就是说教学内容要奔着学生的兴趣走。语文课的导课相当重要,精心设计的导课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还从学生的背书来看,一篇记叙文就比一篇说明文、一篇散文背的容易,背的快。记叙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较有趣,学生容易理解,理解性的记忆就容易多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记忆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改善和提高记忆力。唯有如此,才不会出现“儿童在小学里学得很好,可是在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学的不好了”的怪现象。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