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05053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七 综合应用题类型1 以实验探究为主线 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应用题综合性较强,是河南中考考查的重点(2019.25题,2019.23题,2019.23题,2019.21题),通常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环节,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涉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点。实验探究的主要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对照实验法等。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可以将这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平时学到的一些化学学习方法比较、归纳、概括、猜想、论证、类比、迁移、实验

2、、观察等联系起来,并进行灵活地整合运用,不要孤立地只想或者只用一种方法来分析探究。对于其中的控制变量法、实验法和对照实验法等,可以联系物理中所学的技巧来灵活运用;而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等,可以联系数学中所学的知识来整合运用。对于探究型实验探究,要熟悉实验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将所学过的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技巧迁移至此,进行细心地探究和观察,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断、总结出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

3、规律等。1.2019河南B卷,2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取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反应结束后,关闭止水夹。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放进集气管,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请在D中简要补画出CO2的收集装置图。要证明在E装置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应选用的试剂是 。(3)取12.5 g石灰石于装置A中,向其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

4、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A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8.1 g,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2019郑州外国语中学三模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请指出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氯化钠在生活中做调味品,在工业上还是重要的原料。(1)利用海水晒盐,所得到的粗盐中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除去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BaCl2溶液。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 。操作中加适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2)“联合制碱法”要用到氯化钠。其原理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

5、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3)氯碱工业中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可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清洁的燃料,另一种是有剧毒的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氯碱工业产品中的氯气可继续用来生产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其原理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碱工业产品中的烧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在空气中易变质。(1)某氢氧化钠固体已部分变质。如何检验其中的两种成分?(写出步骤、现象及结论)(2)取上述的固体试剂,加入足量水配成50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不再产生气

6、泡,得到中性溶液。将此溶液蒸干,求可得到固体的质量。3.2019焦作二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实验。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中混有少量的CO2。A B C D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 接 、 接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在方框中画出收集F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图。F装置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5 g,经测定进入到F装置中的稀盐酸质量(足量)为100 g,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液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8.1 g,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2019开封二模改编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

8、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a.盐酸与Ca(OH)2 b.H2SO4与K2CO3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e.Na2CO3与KOH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图是某同学配制150

9、 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填“”“”或“=”);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5)现有21.2 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测定该样品变质的程度,将其配制成500 mL溶液,取出50 mL,滴入足量稀硫酸,测得产生CO2气体0.44 g。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5.2019平顶山三模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1)该装置中,丁仪器的名称是 ;甲中无纺

10、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 (化学式)。乙中制得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捏放软塑料瓶的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 ;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 。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 (每个序号只选一次)。a.捏压甲一段时间b.捏压乙一段时间c.使瓶复原d.点燃仪器丁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3)丙中红磷的总质量为6.2 g,请问为使红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多少氧气?类型2 以酸碱盐为主线 以酸碱盐为主线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用途和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转化,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溶液pH的判定,

11、实验的设计等知识点。主要以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检验等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该类题要求学生既能根据事实与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加以解释或说明,又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的分析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以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分析等都是河南中考的热点。对于此类题,要知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无法直接鉴别是否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要先除去碳酸根离子,然后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题型,可根据溶液的pH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进而推断出某点溶液中溶质的

12、情况。对于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和推断,要熟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和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酸碱盐性质探究的内容包括常见酸碱盐(即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盐和铵盐等)的俗称、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类题目主要是结合问题情景,通过分析、提炼常见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来补全实验设计中的空白,或者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简单计算等;解答这类题目时,必须根据所学知识认真规范地解答好每一个小题,特别是猜想、操作、现象的描述要准确精炼,绝不可出现错别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正确地进行书写和计算,切不可丢三落四。1.2019信阳二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1)测定盐酸的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实验,可能会使结果偏 (填“大”或“小”)。往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是 ;中和反应中,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