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观建筑特色.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4566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观建筑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春观建筑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春观建筑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观建筑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观建筑特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长春观建筑特色安阳长春观位于安阳县善应镇西约1公里处的白玉山腰上,周围环境风光秀丽,山青如黛,水流卧波,潺潺溪流,依依杨柳,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长春观红墙绿瓦、亭台楼阁就掩映于苍松翠柏当中,点缀于三山环抱之间,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建筑美感。长春观愿景呈现打造一处拥有环形景观路线、九进院落景观框架,零距离接触道文化,体验人与自然的道教圣地。长春观的建筑思想长春观在其布局、体量、结构上除十分鲜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格局和建筑方法,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太上老君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

2、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见道德经)。“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本,而人则应当效法大而无垠的宇宙自然。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讲得更加明确:“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天有午,地亦有午;天有坎,地亦有坎;天有离,地亦有离,其相应若此矣。是故丑未者,寅之后宫也。申者属卯,侯王之婿也。”经中将天地与人事相互对应的“天人对应”思想,是长春观建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长春观建筑的重要特点。云笈七签二十八治云:“谨按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治”是五斗米道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也是早期道教祭神之场所,它的建制便是按照

3、天象方位之原则而设立的。长春观便本着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的思想,顺乎“自然”之规律来建造。长春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对称的建筑也表现了追求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情趣。在大的丛林,道众住房多在宫观之东部。按照阴阳五行思想,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西跨院则为配殿,或是作为云游道众和香客们的临时客房。大多数宫观的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木

4、、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大的宫观由数进四合院、三合院纵向铺开,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道教认为这样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区分神的等级。一些大宫观山门前建有影壁和棂星门,道教认为影壁可以藏风聚气,还有避邪的功能;棂星门是道士们观星望气,迎候神仙之处。又有说法,棂星门为宋人祭祀灵星之坛。长春观建于山中,故其大门称为“山门”。山门多为三个门洞,这样既符合对称的格局,又寓示进山门,过了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才称得为真正出家道士。道教建筑的规制长春观的建筑规制为三个部分,道家文化展示区、长春观修炼区、长春观塔林区。从牌楼到第五进建筑区域为长春观道家

5、文化展示区,第五进至第九进建筑区域为长春观修炼区。总体布局气势恢宏,错落有致,景色优美。道文化展示区,由雕饰精美、叠砌考究的影壁,三门四柱七楼式牌楼,直径三米,全国最大的风水球以及一至五层仿古建筑组成。其中影壁诉说着古朴、牌楼绽放着大气、风水球点缀着灵气,仿古建筑上演着文化,给长春观装饰了很多奇幻有神秘的色彩。修炼区为五至九进的建筑群;第五进建筑为山门:由主门楼和两座侧楼及城墙组成,主楼面阔五间,四面出廊,屋顶为带斗拱的重檐四角歇山顶棚,侧楼为重檐四角歇顶的双层建筑,面阔为三间;第六进至第九进为主体建筑群,整个区域呈现太师椅的形状,依次为戏楼、灵官殿、观音殿和玉皇殿。该区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主

6、体工程到年底即可完工。塔林区在这里与另外两山上的古亭起到了一个平衡长春观风水的作用。长春观建筑结构长春观的建筑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即以木架为骨干,墙壁用砖砌,用瓦盖屋顶,而墙壁隔扇仅作为内外间隔之用,不负屋顶重量。这种木架结构是在柱顶架梁,再于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亡一层梁上立脊瓜柱,搭成一个木构架。在两组构架之间,用枋横向连接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再装檩,这些檩除排列承托屋面重量的椽子外,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殿式建筑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用以承托梁头、枵头和支撑出檐的重量,出檐越远,斗拱的层数也越多。斗拱除负重外尚有装饰作用,同时斗拱层数的多少也是衡量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大多数殿式殿堂用斗拱建歇山重檐屋顶。屋檐伸出深远,且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形成优美而多变的曲线,使本来沉重的大屋顶变得透逸典雅。尤其是在直立厚重的墙壁和殿宇下宽阔的月台,或是崇台的衬托下,使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庄重和稳定;形成了一种曲与直、静与动、刚与柔的和谐美。安阳长春观最终的营造目标是一朝步入花卷,一日梦回千年,体检道教文化,感受奇幻又神秘的道家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