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3368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荔枝图序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图序 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板书】荔枝喜欢吃荔枝吗?(喜欢)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些,不过只能看,不能吃。我们来欣赏一组荔枝的图片,仔细观察,一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你介绍了荔枝壳的样子。 你说的是荔枝 的样子。 说出了荔枝的味道。 就说到这,看来同学们不但喜欢吃荔枝,而且能用恰当的语言介绍荔枝。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位有名的诗人也曾描述过荔枝,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讲授:荔枝特点 *【板书】*谁来读?读得很流利。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听要求,先读准字词,再说意思。这些字词解释的非常准确。现在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纸条,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句或者几句来读,想想看,从

2、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看注释或者和同桌商量一下。你想把哪句介绍给大家?l 我想介绍【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怎么翻译这句话?你翻译得真准确。看板书,你能填上什么?一起说“帷盖”什么意思?圆圆的伞盖。【出图】这就是帷盖什么像帷盖呀?荔枝树的形状【出图】这就是荔枝树看,像吗?看图,用文章里的话来说谁还想介绍别的句子?l 我想介绍【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请你再大声读一遍这句话。同学们听,哪个字的读音与我们平时读得不一样,需要注意?“华”字我们平时读二声,这里读一声。【点“华”出读音】对了,“华” 是通假字,同“花”,是花朵的意思。【出示】好,请你接着说整

3、句话的翻译。叶子像桂树叶,冬天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春天开花;果实的颜色红得像朱砂,夏天成熟。翻译得真准确。看板书,谁能填上?【填内容】对吗?我们来看图片,感受一下荔枝树叶、花、实的样子。这是荔枝树叶 这是桂树叶 用文中话说这是 这是 说这是 看颜色 说作者将荔枝树的叶子与桂树叶、花与橘树花、果实的颜色与朱砂的颜色相比较,突出了他们的特点。像这种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这是说明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再读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作者先介绍荔枝树,接着又介绍了叶、花、实,这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整体到局部。真棒。我们在描写事物时

4、,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还有你想介绍的句子吗?l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怎么翻译? 能填上吗?我们来看图,说句子。再读这两句,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雪白,浆液像酸酒和甜酒一样甘酸。这是把瓤肉的颜色比作了,把浆液的味道比作了像这样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就叫打比方。同时,这句话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看黑板,这句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样子。从壳到膜到瓤肉到浆液,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用了10种事物来描述荔枝的特点,写得多生动形象啊!我都忍不住想要看一看荔枝树的样子,尝尝荔枝了。可是即便如此,诗人却还说l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5、。】 什么意思呀?大概是那样,荔枝的实际情况还要超过我的描述。作者用这么多色香味聚在的事物来描述荔枝,说明他十分喜爱荔枝。谁能读出这喜爱之情?点名读。 读得很流利,如果再美一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读的时候,再加上点古文的韵味,就更好了。谁来试试。点名读。 读得真好,我们就像他这样读。齐读。 看来这荔枝啊,真是水果中的珍品啊!难怪我们宋朝的大诗人苏轼,当年被贬到人烟稀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岭南时,却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出示惠州一绝】齐读。再读最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可见荔枝的确给苏轼带来了乐趣,是他艰苦生活的一点慰藉。我们带着苏轼对荔枝的喜爱,再来读这段话。齐读荔枝变化 荔枝不仅为历代文人

6、墨客所喜爱和赞美,就连杨贵妃也十分爱吃。 杜牧有诗为证。齐读过华清宫 这段历史典故,你知道吗?谁来说说?唐玄宗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让马匹日夜兼程,将荔枝送到京城。对,一骑快马飞速跑上山来,山上行宫的层层大门一个接一个打开,大家以为是紧急军事情报,结果是什么?荔枝如此快马加鞭地运送荔枝,你能感受到什么?味道鲜美,杨贵妃十分爱吃,唐玄宗很宠爱杨贵妃,唐玄宗很昏庸,荔枝很难保存。l 所以,作者说(齐读)【出示】【若离本枝,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谁读懂了?你说说。这句,按什么顺序写了荔枝的变化?时间顺序。荔枝难以保存,每天都有变化,在读的时候可以适当把表示时间的词语重读。【出示:时间加点】

7、谁来试试。点名读。 你强调了时间短,变化快,谁还能像他这样读?齐读。荔枝难以保存,一旦摘下,每天都有大变化。在读的时候可以适当把表示变化的词语重读。【出示:色香味加点】读一下试试。点名读。 你读得可真好,我们就像他这样读。齐读。荔枝难以保存,一旦摘下来,果实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读的时候速度还得(稍快)谁来试试。齐读。点名作者是谁把荔枝的特点写的如此详尽而又鲜活呢?我们来看最后一句话。默读,找找是谁写的?谁来说。是白居易写的。乐天就是白居易的字。了解白居易吗?谁来介绍一下?生介绍我们查找的资料差不多,一起来看一下。找一个同学来读。【出示白居易介绍】 元和十五年夏,白居易正在忠州做刺史,也就是

8、南宾守。你还读出了什么?白居易让谁干什么?让工吏画荔枝图。再说一遍,谁图的?工吏“工吏”是干嘛的?画工,现在叫画家。 我们来看“吏”字。吏就是官员的意思。那么在古代,官员们是要戴乌纱帽的,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写“吏”字时,千万必要把它的帽子橫丢了,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书空。 荔枝图是白居易让工吏画的,书之,书的又是什么?为荔枝图写序。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在哪里停顿?南宾守乐天 / 命 / 工吏图 / 而书之荔枝图都画完了,荔枝的样子已经跃然纸上了,白居易为什么还要作序呢?谁能找到答案。【盖为】给那些不认识荔枝和认识却不知道荔枝摘下一二三天后有变化的人看的。同意吗?所以读这句时,在哪停顿呀?你来试试

9、。这也就是白居易为什么在命工吏画完荔枝图之后又作序的原因了。由此,就得来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荔枝图序。课题该怎么读?在哪停顿?荔枝图 / 序。齐读点名读。齐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齐读课文。同学们,看黑板:课文先介绍了荔枝树的形状,然后是叶、花、果实,它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由整体到部分。 再看果实的具体情况,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外到内的顺序。 对于荔枝保鲜这一部分呢?时间顺序。看来介绍要有一定的顺序,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学习白居易写荔枝的写作方法,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时间顺序来进行的描写,还可以使用打比方和排比的写法,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仿照文中的精美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