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2607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 (一) 王莉娜 三国演义里面展示计谋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最具胆量与智慧的莫过于空城计了.这个故事中的诸葛亮定下计谋,要以弱胜强,以寡敌众,城中只剩老弱残兵寥寥无几,面对司马懿的十数万大军,孔明不慌不忙,端坐城楼之上,摆出一副悠闲的模样,抚琴,琴音闲适而淡定,司马懿是一个狐疑犹豫的人,他不会鲁莽行事,而诸葛亮正是做到了知己知彼,才会摆下一座空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计谋和智慧早有耳闻,绝不会想到诸葛亮会甘于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守一座空城,他固执地以为这是诸葛亮的又一个阴险的诡计,摆出一副伤兵残勇的样子,想诱使他攻进城去,再来个围歼,自己才不上这个当呢,为了避免伤亡,断然选择了退兵。

2、却没想到,自己还是棋差一招,被诸葛亮算中,再次失去获胜的机会。 我觉得孔明是一个很有见地和勇气的人,他明知危险,却敢于独自迎接挑战,面对大敌,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正是他的这种舍生忘死和义无反顾的精气神,造就了一代大智慧的化身。而空城计也就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带给无数人思考与启迪。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 (二) 陈亦阳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完以后,我对孔明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章主要描写了孔明派兵去运粮草,得到司马懿大军前来攻打的消息,冷静地用空城计退了司马懿的大军的故事. 面对大军压境、城内没有守军的危急形势,诸葛亮表现得十分镇定,用悠闲的琴声迷惑了多疑的司马懿

3、,不费一兵一卒,阻挡了敌军。如果诸葛亮没有冷静,和其他文官一样慌张,那后果将会怎样呢。结果会是:孔明被杀,城池失守,蜀国不久就会灭亡。可见得,在关键时候,冷静是多么重要啊。 假如你在碰到困难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才会可能渡过危机,如果慌张,往往就会一败涂地。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冷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一个人碰到了熊,慌张逃跑可能难逃熊口,如果冷静下心来想一想,熊是不吃死人的,最明智的人马上会选择装死,才能保住自己一命。 另外,脑子能随机应变也是非常重要的,诸葛亮要是不会分析形势,和司马懿打硬仗,结果就是必输无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应该多把握机会锻炼自己,要战

4、胜自己的缺乏生活经验的缺点。 三国演义里那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战争里,其实里面却蕴含着许多道理,往往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 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后感 (三)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孔明智退司马懿.这篇文章讲述了诸葛亮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事。 当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蜂拥而来,而城中只剩二千五百兵,并且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剩一班文官。但孔明临危不惧,只令大家谨慎行事,并且大开城门,自己则到城楼焚香操琴.当司马懿大军来到城下,司马懿发现诸葛亮在城楼上悠然自得得操琴,而且城门大开,十分惊奇,以为早有伏兵,便下令两路兵尽皆退去。 诸葛亮用了一个小小的计策“空城计”,竟然能退去司马懿的十万大军,真让人称奇.像这样用计取胜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将孟获放走,又能用计七次将他擒获,也叫人佩服。 诸葛亮虽然没有匹夫之勇,不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凭借着机智谨慎、神机妙算,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所向披靡,最终成就了丰功伟业。 我们遇事时也应灵活机智。记得在海南,我和小伙伴在街边走路,总是有出租车司机叫我们坐车,我便假装说我们已经有车了,他们只能悻悻地走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用蛮力去解决问题,我们更可以用智慧、巧妙的方法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