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2090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氮氩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范围:此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氧气、氮气、氩气使用用户。目的:杜绝因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设备安全降低生产成本。为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气体性质简介:氧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助燃气体72/T2w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

2、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Yo|燃爆危险: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S急救措施o3GaA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Ma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

3、,就医v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R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M.q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或液氧)。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可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qIp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堵漏或切断气源,保持通风。切断一切火源,严防静电产生,远离可燃物。人员进入现场须穿戴防护用具。/hQ,IxBav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应法规生产设备,管路要严格脱脂,劳动防护用具不得有油污。工作现场严禁烟火,配备相应品种和

4、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急救物品,有良好的通风措施。对于气瓶搬运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使用过程控制:设备管路严格密闭,加强通风。P0?u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消除泄露气源撤离现场B6眼睛防护: 接触液氧环境戴防护面罩。Je手防护:戴手套,接触液氧环境(低温)戴棉手套。C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长时间接触氧气,必须经空气吹15min以后才可接触明火。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3m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油脂,还原剂)D3毒理学资料D|9$急性毒性:豚鼠一次吸入100%氧2-3日后死亡。P氧浓度%nvSI(常压时) 氧分压99&a(0.1333224kpa) 主要表现

5、 14-16 100-120 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增速脉波加强,血压升高,肢体,S肌肉协调动作稍差 10-14 70-100 缺乏无力,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6-10 45-70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朦胧、紫绀 6以下 45以下 心率低钝,脉波微弱,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或呼吸停顿抽搐,瞳孔扩大继而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ualJ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氮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PsQ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色、无味、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如果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

6、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v|#2#急救措施AMp皮肤接触:接触液氮,解冻后脱去衣服就医。W;(J眼睛接触:就医。c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AG0Y$Z5B危险特性:氮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qSS6Aiwj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no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氮应配带防冻护具。/I+f40Gt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

7、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IY&液氮泄露严防冻伤0vG使用过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A|rfY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bgrk7p眼睛防护:接触液氮环境应戴面罩。,qZ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y,-+y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1CMbxf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明火(盛装氮气液氮的容器)D%?DMa 毒理学资料tBOq急性毒性:氮本身无毒,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窒息死亡。)RTKWh运输使用气

8、瓶注意事项:气瓶戴好瓶帽、防震圈、防止曝晒和撞击。氩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_+=n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reb&)健康危害: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可以伤皮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nGDm急救措施Z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TUZMl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T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It=$P%|危险特性:氩本身不燃烧

9、,但盛装氩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y%4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jLHa泄漏应急处理wV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OtQ操作处置与储存v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液氩泄露严防冻伤(使用过程控制:使用过程密闭,加强通风9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

10、吸器或氧气呼吸器。y,;眼睛防护:接触液氩环境应戴面罩。ggU身体防护:低温工作区应穿防寒服。qt.H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n6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k8%Is毒理学资料%tT9fH5MFN急性毒性:本身无毒。空气中浓度高时有窒息危险。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尔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进尔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昏睡,以致死亡。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使用管理要求:1、氧气做为一种强烈的助燃气体,严禁做为容器检

11、修时的置换气体使用,(检修时应使用空气做为置换气体)要求在检修作业中间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2、准备检修的压力容器应先做好通风置换工作,然后对压力容器增设盲板,在检修过程中间要保持通风,防止其他不安全气体进入容器导致事故发生。3、凡与氧气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零部件严禁沾污油脂。氧气压力表必须设有禁油标志4、操作、维护、检修氧气生产系统的人员所用工具、工作服、手套等用品,严禁沾染油脂。5、压缩机、储罐(包括低温储罐)和其他有关设备、严禁超压超温运行。设备或系统如有泄漏,严禁带压紧螺栓。6、氧气储罐投入使用前,须进行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除锈、脱脂、吹扫干净,并在内壁涂好不燃防锈涂料。7、

12、氧气、氩气、氮气的阀门管道使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8、氧气阀门的开启必须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阀门的侧面,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0.3MPa时再开启主阀,且开关氧气阀门的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9、当阀门长时间没操作出现打不开或关不住现象时,要查明原因,不得敲击阀门。阀门按规定开启后,禁止非调节阀门作调节使用;10、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其内容包含负责人,操作方案 安全措施 人员分工 监护人 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22以下;)11、氧气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侧气源;12、对氧气管道进行

13、检修动火作业时应将氧气进行排空,确认压力降为零后在用空气对管道进行置换吹扫,直到吹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在18%22%为合格才可进行作业,作业前必须将工具及备件等进行严格的脱脂处理,以免发生燃烧爆炸;13、对氧气阀门及管道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维修工具必须是专用,且进行严格的脱脂;14、在氧气维修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且维修人员及监护人员的通信工具必须处于关闭状态;闲杂人员必须请出警界范围之外;15、维修氧气阀门及管道的备件严禁使用橡胶垫。16、焊接氧气管道时,必须将管内氧气排尽,并用氮气置换,当排出的气体中含氧量低于21时方可动火,不要使焊瘤在管道内部突出,并不得将

14、焊渣留在管道时,以免摩擦发生事故, 放散氧气时,应通知周围严禁动火,并设专人监护。17、阀前、阀后、弯管、变径管和三通等部位应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18、碳钢氧气管道应每5年进行一次吹扫,每5年进行一次管壁测试;主要测定弯头及调节阀后的管道;19、弯头不要采用折皱弯管;管接头不得采用有机物填料,填料及法兰密封垫应采用不易燃烧的石棉、聚四氟乙烯、退火铜片、退火铝片等;20、在氮气和氩气区域内作业,必须采取防止窒息措施,作业区内气体含量经确认合格后方准工作21、氧气、氮气、氩气阀门管道在未经专业人员许可时,严禁乱动乱改,对于私自乱动乱改的按情节每发现一次罚款5001000元处理22、凡使用单位的氮气

15、、氧气、氩气、空气、循环水、等管道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刷漆区支管道颜色与主管道保证一致,刷漆范围至气路末端十五天完成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要进行考核。23、氧气、氮气、氩气在人员作业区内严禁做为放散气体使用。24、各种使用氮气、氩气的场所,应定期分析周围大气的含氧量,其浓度不应低于18%。25、凡氮气、氩气、氧气排放口,放散管口附近应挂警戒线,并悬挂“禁止入内”标志牌,氮气宜高空排。26、除生产必须用氮气、氩气、氧气之外,其他不准有任何形式的使用(特别是用氧气管吹灰、凉快,那是非常危险的后果是很严重的)。27、加强巡检次数质量,杜绝跑、冒、漏、滴现象。28、加强教育学习培训,完善各项制度。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