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0209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独之旅教案【教学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课前准备】、了解作者。、预读课文。要求:疏通大致情节,划出精彩细节和优美的句子。、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课时安排】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正值十五、六岁,可谓是花季少年,在你们成长的岁月里,快乐和幸福充满着你们的

2、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每个人面对孤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财富,是历经磨砺后铸就的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作者)二、检查预习:学生交流预习所得,教师在学生答问基础上补充。 三、整体感知,理解孤独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时,老师注意引导和归纳。)师归纳:这篇文章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

3、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2.文章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四、走进心里 品味孤独杜小康在离家放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这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里? (学生自主阅读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心理活动的发展

4、:(找学生朗读。)杜小康经历了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感到恐慌;在暴风雨的洗礼后变得坚强、长大了。五、教师解题 诠释孤独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请从文中找出体现“孤独”的词句;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体现“孤独”的词句: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惟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杜小康并没有被这些达到,击垮,最终战胜了这些,长大了,坚强了

5、。那么,杜小康走过的孤独之旅也就是他的心灵之旅、成长之路六、走进环境 造就孤独其实,我们在分析文章时不难发现杜小康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那么,让我们走进小说的环境,。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语段,并思考这些句段与人物的刻画、情节推动和主题的表达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 1围绕着“孤独与成长”这一主题,作者描写了哪些环境? 明确:芦苇荡、鸭群、暴风雨、雨后天晴的月夜2请分别找出相应的最典型的语句、语段,并分析它们与人物、情节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有关鸭群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

6、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有关芦荡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

7、,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广阔的背景和舞台;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烘托人物形象。六、拓展延伸 畅谈孤独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还得沿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

8、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学了这篇文章后,你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七、激励奋进 感悟孤独结束语: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时常会想起傅雷的一句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同学们,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要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最后送同学们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马里欧特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怀特曼八、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借鉴课文的写法(人物心理描写、环境的多重渲染等手法) ,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写自己的一段成长旅程。板书设计: 孤 独 之 旅曹文轩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鸭群环境:芦荡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风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