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00477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I 指导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I课程设计指导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2011年一、设计题目XXX中XXX的分析测定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分析与监测基础课程中有关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分析原理、分析测定方法等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结合生产、社会生活实际等,设计一个能解决基本问题的分析检测方案;通过该课程设计可加深学生对分析与监测基础课程基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等。通过设计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目的,提高运算、绘图、查阅并使用资料、规范编写设计文件的基本技能,全面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勤

2、于动手、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全过程的训练,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知识的相互交流,培养勤奋好学、求实的良好学风。2基本要求 通过综合运用知识,探求物质的物化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组成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定性、定量、形态和结构分析;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方法、步骤来实现要求,并且模拟实验过程得到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后以报告书形式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学们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高度的责任感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不得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提倡周密思考、大胆创新,反

3、对生搬硬套、墨守陈规;提倡共同研究,反对相互抄袭。要求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设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2周(2011.11.22011.11.16)任务内容时间安排1、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资料:1天1) 学习任务书,掌握其要点和主要工作内容2) 学习指导书,掌握工作方法3) 仔细学习报告书的基本要求2、设计实验方案与撰写报告书:7天1)、广泛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流程22)、设计完成实验方案的各个环节43)、初步完成设计报告书13、完善设计报告书2天四、设计要求和指导1、 利用网络和校内图书馆提供的如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各种数据库

4、、工具书和图书进行检索,选择和收集与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2、 利用掌握的参考资料进行整理,了解目标物质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它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扩散、迁移、转化规律;以典型案例表明目标物质污染的严重性和对它分析检测的必要性,综述国内外对目标物质的研究现状和分析检测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的分析检测方法;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3、 整理思路,设计目标物质的分析检测方案,陈述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案流程图中应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要求、采样点布设方法、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前处理、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环节;4、 设计实

5、验方案中各个环节具体内容的设计,包括实验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布点、采集方法)、样品前处理(富集、分离、净化等)、样品分析测定(仪器主要参数设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计算公式、方法的评价参数)、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5、 总结要求写出该设计的优缺点以及个人通过课程设计的体会。五、设计报告书的规范化要求:1、总体要求:中文写作,独立按时完成。要求语言通顺,说理清晰,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图表规范,内容充实,论据可信,结果正确。文中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图表格式、文字书写以及引文,均按正式出版物(可参阅期刊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的要求表述。应具备下列内容:1)设计题目2)作者、

6、学号、专业、学校及学院、日期3)目录(包括最终排版后所对应的页码)4)中文摘要5)关键词6)正文(仅供参考)1. 前言2. 实验方案流程3. 实验具体方案4. 总结7)参考文献2、具体要求:1) 设计报告书采用Word(2007版或2003版)中文排版、双面A4打印,使用统一封面(附封面版式),左侧装订。2) 正文字数不限,以详细说明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定性定量分析及结果为准。中文摘要200-300字。将设计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皆引入正文相应位置。3) 报告书必须有流程图设计、详细计算和分析的过程;4) 正文中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字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宋体小

7、四号字;1.25倍行间距,页边距均设定为2.0cm。5) 表的名称居中,位于表格的正上方。一律用三线表并统一按顺序编号。表中字号最大不能超过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可根据表中内容适当减小字号。图名居中并统一顺序编号,位于图的正下方。6) 参考文献格式。五号字,宋体,单倍行距。具体如下:1 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 赵阳国,任南琪,王爱杰,等.SSCP技术解析硫酸盐还原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J. 环境科学,2005,26(4):171-1767) 同时提交电子版文档,文件名为“学号姓名.doc”,由各班学习委员统一汇总同打印版一起提交。8) 每位同学选好课程设

8、计题目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查阅、摘录的资料,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材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9) 课程设计中所需知识可能超出分析与监测基础课程课堂讲述的基本内容,同学应通过自学补充有关知识。六、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是对学生在设计期间的态度、表现、水平、投入以及设计报告的全面考核与衡量,而不是简单的只根据设计报告给成绩。平时成绩占10%,报告成绩占90%。凡在规定内时间不交报告者,予以零分计算。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该课程设计要求以报告书形式上交,主要考核设计方法与原理、步骤的正确与否;目前该研究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及模拟的实验

9、过程是否合理、数据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的报告格式要求。在设计期间,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等方面。成绩评定按课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评定。分析与监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XXX中XXX的分析测定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20 年 月 日目 录 (要求:给出一、二、三级目录,宋体加粗,小四号字,1.25倍行距。参考范例如下)前言21 方案的合理与可行性32 实验流程图43 材料与方法53.1 材料与仪器53.2 实验方法5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53.2.2 样品处理 53.2.3 色谱条件53.

10、2.4 标准曲线绘制53.2.5 回收率和精密度64 结果与分析64.1 色谱条件的选择64.1.1 标准谱图64.1.2 检测波长64.2 方法线性范围64.3 回收率、变异系数和检测限75 结论86 总结9参考文献101 前言32 实验方案流程图43 实验部分53.1 原理53.2 试剂53.3 仪器63.4分析步骤63.4.1样品测定63.4.2结果计算634.3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64结果与分析741吸收波长的选择74.2采样效率的测定84.3方法的精密度84.4方法的准确度84.5 不确定度的测量84.5.1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与评定84.5.2结果114.5.3 结论124.6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124.7 干扰实验135总结13XXX中XXX的分析测定摘要:(本设计报告书的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words: (词与词之间用“;”隔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