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0029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读说中提高语文素质那大实验小学 梁华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更为重视对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读说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定读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读说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的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并在此过程中使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

2、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在担任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在实践中我对它有了一点浅薄认识。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此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此我做到“六不”既读时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重复、不颠倒的顺序、不断句。教师在要求学生是还应达到“三要”的标准。既读音要正确,吐字要清楚,声音要响亮。除此之外,还应指导学生停顿恰当,标题与正文,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要比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稍长。

3、长句的停顿,要做到合乎逻辑,合乎语言表达的习惯。如: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省略号、破折号之间的停顿,一般情况下也要比其他标点符号停顿长一些。这些都不可一概而论,有时还应根据具体情节而决定。二、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小学的孩子,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

4、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先向学生提问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村庄?不久又变成怎样子?最后这个小村庄又怎样?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小村庄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思考再回答:(1)开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庄?(美丽,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2)不久原本美丽的村庄变成了怎样?(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3)最后这小山庄的结局如何?(大雨之后,河水涨,小村庄被水冲走,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5、发展。三、范读启情,在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度、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少的。在范读时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荷花一课时,我先范读全文,再配以动感的画面,轻柔的音乐,力求将活生生一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呈现在学生面前。初步的欣赏,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6、。要引导学生“读进去”,教者先得有“情”教,教者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它是连接教材和学生的桥梁。教者富有情感的语言渲染,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最能使教者、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指导学生读荷花将要开时,学生还未读出跃跃欲试的语气,这时适当地指点,你看它正急不可待地想把自己全部的活力都尽情地释放。学生把握这一实质。读起来悄声有色了。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朗读,将无声的书面的会断句。纠正方言。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学读的知识

7、可以从老师的传授、从阅读中获得。四、读说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流利的口语,还必须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每篇课文都是蕴含着紧凑的结构,准确精炼的表达以及严密的逻辑。将这些课文加以反复朗读,就是对思维与表达的一种强化训练,反复朗读优美的记叙文,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只要多读多背,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就能得到较快的提

8、高。读的知识可以从老师的传授、从阅读中获得,但读和说的能力却主要靠学生多练,只有多练,才能使知识经过学生自己消化形成能力。为此我有以下几方法。1.练背诵。因为背诵是古今中外提高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和办法之一。因此,凡课本上规定背诵的片段、课文,我都按要求严格要求学生背的溜溜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由原来的照书本读到离开书本讲了。2练复述。在讲课中,遇到故事性较强,人物活动具体生动的片段或课文,在点明思想意义、在学生理解或熟读的基础上,我就要求学生用摆故事的方式把它们复述出来。科里亚的木匣、陶罐与铁罐、掌声等课文,就是这样做的。教花钟一课后,我要学生把一天开的花,它们开放的时间,完完整整

9、地用现代口语说出来,然后再根据口述内容整理写成书面语言。3.练对话。在讲读课中,遇到有人物的对话,我就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角色,看书对话。如,教爬天都峰、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等课文时,就是这样做的。尽量砍掉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代之以学生有效的口头表达的训练。保证学生在每篇课文学习中有充分时间开口学知识和用知识。这样既改变了教师为主的教法,又给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4.练演讲。比如教给予树一课时,这是一篇富有教育、鼓动性的文章,我就用二十分钟,让学生看书,到讲台上练习讲演。这样做的结果,学生不但可以当众有表情地讲话,而且自然大方的体态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让学生通过这个“背诵、复述、对话、演讲”四个方法,将课文的语言内容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实质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容置疑的应承担一定的任务,“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实施科学有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张扬学生的个性,把素质教育的精髓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扎扎实实地开展引读说训练,这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