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9907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狼、溪、脏、温、怜、讨、辩、厌”这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正确书写“狼、脏、怜、讨、厌”这5个生字。认识部首“厂字头”。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3、懂得跟像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狼、溪、脏、温、怜、讨、辩、厌”这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正确书写“狼、脏、怜、讨、厌”这5个生字。认识部首“厂字头”。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2、懂得跟像狼这种蛮不讲理的

2、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求:1、学生学习字词,认识新部首,读通课文。2、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看图揭题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板书课题:(17、狼和小羊)2、学生字:狼 (谁有好办法记住它?还知道哪些相同部首的字?)3、预习了课文,说说文中的狼和小羊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填空:(凶恶、狡猾、可恶)的狼 (善良、柔弱、可怜、无助)的小羊4、齐读课题 带着你对狼的厌恶和对小羊的同情一齐来读好课题。二、初步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想想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什么事情?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通顺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多读几遍。3、组内学习生字:溪、脏、温、怜、讨、辩、厌。三、检查指导1、学字词,重点指导 溪:(右边笔顺:爪字头,撇折撇折点,大。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辩:(左中右结构,中间比较窄,左边的“辛”字第7画要写成“撇”。)(与“辨、瓣”相比较。)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3、交流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4、再课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课流利。四、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 ”和“”划出来。2、练习读对话部分,尝试读出狼和小羊不同态度和语气。3、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小组读大组交流评议)朗读时要抓住描绘狼和小羊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狼和小羊的不

4、同态度。第一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第三次,课文只写了狼的话和动作,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4、讨论: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第二课时课时要求:1、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2、懂得跟像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指名读、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溪水 温和 背地里 可怜 讨厌 争辩 脏水 老狼 2、过渡: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读课文。二、细读课文

5、1、分角色读第26自然段。2、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先由学生说一说,再由教师点拨。(l)第一次借口: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使学生看清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小羊在小溪的下游,狼在小溪的上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2)第二次借口:教师点拨: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理解“背地里”这个词

6、的意思。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3)第三次借口:提问:狼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做动作理解“龇着牙”、“逼近”两个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3、戴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要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三、启发想像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法对付。五、指导书写狼、脏、怜:讨:左右结构,左右靠拢,左窄右宽。 厌: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点。六、做课后练习“说”与“写”。板书设计10 狼 和 小羊 找借口 1弄脏水 1上游

7、和下游 2说坏话 2没出生 3龇牙咧嘴 课后练习:课前:一、 你能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动物吗?( )的羊 ( )的羊 ( )的羊( )的狼 ( )的狼 ( )的狼课中:二、 选词填空争辩 辫子 花瓣 辨别1、 一阵风吹过,( )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2、 小组讨论中,林琳和杉杉为了一个问题大声( )着。3、 菲菲很爱漂亮,每天都在( )上扎上鲜艳的蝴蝶结。4、果园里,熊妈妈教小熊怎样( )青菜和白菜。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狼为了 , 找借口,它先说小羊把它喝的水 ,又说小羊 ,尽管小羊 ,但狼不想 ,它还是逼近小羊,最后向小羊 。课后:四、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一句话,再加上标点:1、小溪边 喝水 看

8、见 在 狼 小羊 2、获得 不怕 成功 就要 失败 想要 3、知道 你 吗 狐假虎威 的 故事 附送: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学案苏教版学习内容11、狐狸和乌鸦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识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学情调查1、这是一篇童话,课文主要讲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2、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

9、已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叼着 一片肉 眼珠一转 赔着 笑脸唱了起来 摇摇尾巴 刚一开口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2、小组比赛读生词。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引导: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二)展示交流1、个别展示;2、小组竞赛;3、挑战别人;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

10、然段。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自然段学习引导:1、先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2、你懂得“叼”的意思吗?从“馋得直流口水”你感觉到狐狸有什么想法?3、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二)展示交流你觉得它们之间能发生什么故事呢?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其他小朋友朗读时,你也要认真倾听,学会评价)五、学习板块(四)(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引导:1、自由书空“肉、转、差、赔”4字的笔顺。2、“赔”字是“( )”部,这个偏旁叫( ),这个字可以组词( )。“差”字的偏旁是( ),它与我们写的“羊”字不一样,观察好了吗?说给同学听,你还学过“羊字旁

11、”的字有:( )(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4、教师先范写,学生再描红这4个生字。5、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二)展示交流1、认识两个新的偏旁和这两个偏旁的字。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六、达标检测 1、组词叼( ) 肉( ) 赔( ) 刚( )习( ) 内( ) 陪( ) 岗(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贝( ) 羊( ) 车( ) 广(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内容11、狐狸和乌鸦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学 习 过 程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 2、这篇童话讲的是 和 的故事。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以后,我们知道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是馋得 。那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呢?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五自然段学习引导(1): 1、自由读第二五自然段。想一想: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会怎么想?2、用“”画出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并且认真地读一读,体会狐狸的问候和夸奖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想想你的理由。3、用“”画出乌鸦的不同表现,体会乌鸦情感的变化。4、同桌之间互读,一个读狐狸的话,一个读乌鸦的表现。5、完成填空: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说了三次好话:(1) 的乌鸦, ?(2) 的乌鸦, ?(3) 的乌鸦,您的 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