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99020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如下:(1)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状况较为正常,大部分幼儿处于中间水平;(2)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高年龄幼儿的交往能力明显高于低年龄的幼儿;(3)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地区差异不明显;(4)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较为科学的教养方式:(5)不同地区的幼儿家长教养方式没有明显区别;(6)家庭教养方式是否科学对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影响;(7)家庭教养方式与家长学历没有明显的联系;(8)家庭教养方式与家庭的收入有一定联系。最

2、后,本文针对幼儿人际交往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 幼儿 人际交往 家庭教养方式一、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可以孑然一身,切断与外界的任何联系,只要依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与人的交往就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无时无处不在。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使交往双方的心理上产生相互影响;人们可以相互交流知识经验、生活经历、技能技巧;并且能互相交流各自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信息, 正确认识他人与自己,协调自己的人际关系。另外,小范围内妥善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是社会

3、发展的一个基础部分、有利条件。 社会飞速发展,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交替,人作为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基础组成单元,时时处处都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是否能够妥善的处理人际关系,是否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与交往品质,已经时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一个极为基础的要求。不难看出,“公关”这一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毋庸置疑,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掌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教育界,对受教育者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基础的要求。 无论从心理学,社会学或其他学科来看,“交往”都是作为社会人的一种需求;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有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愿望和必要

4、。 幼儿期是每个人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具有不同于以后任何阶段的特殊意义,各种心理活动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人作为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大都在幼儿期出现,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其社会化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而交往正是发展社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交往,孩子逐渐适应自己的伙伴组成的“小社会”,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并且发展对待不同观点的能力。逐渐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认识到需要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并掌握其中的技巧,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是

5、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它担负着“人之初”教育的重要任务;人在早期教育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家庭”这个环境之中的;“家庭”不仅为幼儿提供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各种物质资源,同时也为其提供满足其心理发展并促成其某些心理品质形成的各种精神条件,在这些条件之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认为,许多儿童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儿童得人际交往能力、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它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自尊,如果他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他非但无法正确的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的

6、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不能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理和意图,容易出现偏差;在交往中往往处于失利的一方,不能满足原本地需求与愿望,逐渐丧失自信,随之影响其心理的其他方面,在幼儿期以及青少年期,对其学习也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家庭在这个时期,恰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是否会对正在形成及发展中幼儿的人际交往态度(主动交往还是被动交往?)、交往能力(是否掌握起码的交往技能?是否精通?)、人际关系(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自然而然使人萌生要进行了解的念头。 家庭教养,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7、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而家庭教养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专制型、权威型和放任型。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订下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权威型的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尊重孩子的自立和独立性,又坚持自己的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放任型的父母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罚不明,只给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几乎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

8、自由权。 无论是哪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3-6岁阶段的他们大都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的集体中开始生命中另一种新的生活,在这个新的阶段,环境的改变是一个方面,交往对象也由父母变成了以同龄人居多的一个新的群体,这种角色的转换,势必带来家长、教师,以及幼儿自身的诸多反应,家长会担心孩子无法在新环境中正确处理与小朋友的关系,教师需要在幼儿与幼儿、自己与幼儿的关系处理中尽量做到合理妥当;而占主体地位的幼儿自己则需要在新的角色转换中扮演好自己需要担当的那一部分;但是作为社会化初期的幼儿,是否可以应付不同的人际关系?是否可以妥善地处理这些关系?幼儿在这一时期人际交往地状况是否与前一阶段的生活环境家庭有密切关系?关系

9、如何?家庭的各种环境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对幼儿早期的人际交往有所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较为粗浅的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3-6岁幼儿为调查对象;问卷为家长填写。样本于晋城市陵川机关幼儿园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晨晨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共发放问卷75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其中晋城陵川机关幼儿园35份,太原晨晨幼儿园35份。年龄分布为3-4岁11人,4-5岁23人,5-6岁36人。 (二)研究工具 1、问卷编制 此问卷在参考“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等多份问卷及量表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而成。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被调查幼儿的基本情况

10、,包括幼儿的年龄、家长的月收入,家长的学历,家长的职业。其中幼儿的年龄分为三个层次:3-4岁,4-5岁,5-6岁;家长的月收入分为四个等级“1500以下”,“1500-2000”,“2000-3000”,“3000以上”;家长的学历也分为四个等级“高中以下”,“高中”,“大学”,“大学以上”;家长的职业为开放性问题;第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部分,这一部分共包括8个问题;将“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三种教养方式分别体现在问题的选项之中;第三,“幼儿人际交往问卷”部分,这一部分共包括9个问题,选项分为四个“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四个等级。 2、记分方法 在问题的设计中,提供

11、的选项3-4个不等,例如,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部分,提供选项为三个,则选择第一个记分为“1”,选择第二个记分为“2”,选择第三个记分为“3”。而在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部分,提供选项为四个,则选择“从不”记分为“1”,选择“偶然”记分为“2”,选择“经常”记分为“3”,选择“总是”记分为“4”。在对基本情况的考察中,方法同上。 3、分组情况 (1)在对幼儿的年龄调查中,经统计,3-4岁占到11人,4-5岁占到23人;5-6岁占到36人;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人数明显较少,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方便比较,暂将3-5岁幼儿定为低年龄组,5-6岁幼儿定为高年龄组。 (2)根据问题中选项的设置,将对幼儿家长

12、的月收入情况分为四组:最低水平组“1500以下”,较低水平组“1500-2000”,中水平组“2000-3000”,高水平组“3000以上”。 (3)经统计,被调查幼儿家长中,学历为“大学以上”人数为0,于是,可以将学历分为三个组别:“高中以下”为低水平组,“高中”为中水平组,“大学”为高水平组。 (4)经过统计并分析,由计算结果可以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分为三个组别,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其中低分组为得分为14-22的幼儿,中分组为得分为23-26的幼儿,高分组为27-29分的幼儿,在这种划分标准下,经统计,得分越高,则说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越高。 (5)同上,经过统计分析,由计算结果可以将家庭

13、教养方式得分分为三个组别。其中12-15分为低分组,16-17分为中分组,17-18分为高分组;低分组代表“专制型”,中分组代表“权威型”,高分组代表“放任型”。 (三)研究内容本次调查,拟解决的问题是:1、所抽取样本人际交往的现状;2、所抽取样本人际交往的年龄差异;3、所抽取样本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地区差异;4、所抽取样本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5、所抽取样本家庭教养方式的地区差异;6、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人际交往的关系;7、家庭教养方式与家长学历的关系;8、家庭教养方式与家庭收入的关系。 (四)研究过程 在晋城陵川机关幼儿园与太原幼师附幼晨晨幼儿园随机发放问卷,时间选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在幼儿园

14、教师帮助下向家长发放,并随即收回;部分问卷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口头询问并记录答案完成。 (五)统计方法 1、对问卷的得分进行求平均数与百分比,为分组作前提; 2、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3、利用T检验,对地区差异,以及年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通过对问卷的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到以下结果: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最高为29分,最低为14分,平均数为22.5;其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一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分布情况组别人数(个)比例(%)低分组1521.4中分组4868.6高分组710从上表可以看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处于中

15、间水平的居多,占到68.6%,说明大部分幼儿具有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处理一般的社会较为哪个;而高水平组人数只占到10%,说明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幼儿人数还是少数;低分组幼儿比例也较高,占到五分之一强,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社会化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同前文所提,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将前文所提及的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三个纬度上的得分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别,其结果见下表:表二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三个纬度的分布情况纬度高分(个)比率 中分(个)比率低分(个)比率交往态度710%5274.3%1115.7%交往能力1825.7%4057.1%1217.1%人际关系16

16、22.9%3144.3%1521.4%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上,交往态度、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各水平的发展现状中,虽然大部分幼儿处于中间水平。交往态度中,由相当数量的幼儿分布于高水平组,说明由良好交往态度,即采取主动交往态度的幼儿所占比例不在少数,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交往能力的考察中,仍然以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数居多,且高分组的比例也占到四分之一强,可见在被调查幼儿中,对交往技巧较为精通的不乏人在,大部分幼儿完全可以驾驭人际交往中得计本技巧。而在人际关系的考察中,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幼儿比例也较高,但是与交往能力比较稍稍偏低,为什么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大部分人可以驾轻就熟,而作为结果的人际关系却不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