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97694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2篇) 书目 第1篇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第2篇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协议人:甲方 协议人:乙方 协议人甲方、乙方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什么时间生于孩子叫丙。因协议人双方夫妻感情完全裂开,现双方就自愿离婚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与乙方自愿离婚。 二、孩子丙由哪一方抚养; 另一方每月给付抚养费多少元,多长时间支付一次,详细时间; 抚养费支付到孩子18周岁止还是高校毕业; 抚养费是否包括教化费、医疗费; 包括或不包括,分别如何处理。 三、有房屋产权的.房屋如何折价、如何分割; 单位福利房(无产权)

2、如何分割; 家具如何分割; 股权、股票如何分割; 四、债权债务如何处理;分清哪些是夫妻共同债务,哪些是个人债务; 一方隐匿财产如何惩罚。 五、探视权如何行使; 须要留意探视权的制约和限制; 孩子姓名更改的约定。 本协议一式叁份,双方各执一份,婚姻登记机关存档一份,在双方签字,并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后生效。 协议人: 协议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 一、离婚协议是什么? 离婚协议,是指婚姻双方均表示同意离婚,以及离婚后财产债务如何处理、子女归谁抚养等相关问题达成的共同意思表示协议书。所以,离婚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等

3、三项内容,其中关于离婚和子女抚养的内容属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性质,而财产处理则属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性质,因此,离婚协议的性质应是一种混合合同。这与离婚诉讼是一种复合之诉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离婚协议中涉及夫妻人身关系条款是无效的。 首先,我国法律对婚姻关系的解除采登记要件主义和诉讼要件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即当事人既可以选择登记离婚,也可以选择诉讼离婚,两者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未经登记或诉讼离婚,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就不能解除。 其次,当事人关于离婚的意思表示可能随着时间、环境、对方言行、自我相识等各种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一方当事人在签订离婚协议后又反悔不同意离婚,是很正常的,婚姻当事人在离婚协

4、议书中关于“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只能作为一种证据,证明夫妻感情曾经出现过重大裂痕。 三、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条款是附生效条件的协议,在双方同意离婚或者判决离婚的条件下应当认定其效力。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前提是,即假如离婚,应当按双方约定分割财产。财产分割协议的成就条件即离婚。但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所附生效条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附生效条件,因为其成就须要离婚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任何一方均可确定其是否成就,可以单方面使财产分割协议不产生约束力且不会担当任何法律责 。除非有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情形,否则,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的状况下,应当将协议作为分割夫妻财产的重要证据,即法院要根据离

5、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作出判决。 什么是婚前协议书,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要结婚的男女双方来说,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婚前协议书是特别有必要的。男女双方就财产分割、个人财产界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前作出合理的约定,一旦日后离婚时产生分歧,就根据婚前协议书上所约定的进行处理。但是许多夫妻对于婚前协议书都不怎么了解。原委什么是婚前协议书,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下面由余婧律师团队为您介绍。 一、什么是婚前协议书? 婚前协议书,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

6、死亡时产生争议。 更多法律学问请搜寻:余婧婚姻家庭律师网 在西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在婚前签订关于财产、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等问题的婚前协议书是特别普遍的。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签订婚前协议在我国并不流行。许多恋人在结婚前根本不会想到签订结婚协议书,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认为签订婚前协议太伤感情,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但是,目前全社会离婚率呈上升态势,夫妻离婚时,产生争议最多的往往就是关于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准夫妻”在憧憬美妙婚姻生活的同时也应当对婚姻危机有一个前瞻性的相识,因为谁也不能确定将来究竟如何发展。而一份有备无患的婚前协议,不仅能避开夫妻双方在将来离婚时产生争议,也能在争议发生时公允、合理地

7、处理问题,同时还可以简化离婚程序和节约各方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至于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关键要看婚前协议书是约定什么的。婚前协议书的内容必需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和善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男女双方约定的事项必需是合法的,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任何的欺诈或胁迫。 关于财产方面的协议,我国相关法律也有明确规定。比如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全部、共同全部或部分各自全部、部分共同全部。约定应当采纳书面形式。” 至于婚前协议书是否须要公证,法律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是否公证,应当由你们当事人自己确定。当然,

8、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书法律效力会强些,但也不肯定。通常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书,假如没有相反的证据推翻,法院是会优先采纳的。 以上就是关于婚前协议书的简洁介绍。签订婚前协议书不仅要对财产分割、个人财产认定等方面作出一个总体的约定,更要注意相关细微环节的约定。我们建议您在签订婚前协议书 前最好能够向专业的婚姻家庭律师进行询问;或者干脆托付律师为您拟定婚前协议书。这样能更加全面地完善婚前协议书的相关问题的约定,避开日后离婚时冲突的再次发生。 更多法律学问请搜寻: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要点提示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应当区分对待,单纯性的“忠诚协议”的约定或承诺,例如“损失费”、“赔偿款”、“夫妻

9、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方全部”的约定或承诺属于违约责任,应确认其有效;涉及特定人身关系的约定,如“不得离婚、必需离婚、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等,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典型案例 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上海市闽行区人民法院的一个判例。 原告曾某(男方)离婚后通过征婚,与也曾离异的贾某(女方)相识。经过短暂的接触,几个月后双方登记结婚。由于两人均系再婚,为慎重起见,2000年6月,夫妻俩经过“友好协商”,签署了一份“忠诚协议书”。协议约定,夫妻婚后应互敬互爱,对家庭、配偶、子女要有道德观和责任感。协议书中还特殊强调了“违约责任”:若一方在婚期内由于道德品质的问题,出现背叛另一方

10、不道德的行为(婚外情),要赔偿对方名誉损失及精神损失费30万元。协议签订后,在婚姻存续期间,贾某发觉曾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值关系。2023年5月,曾某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与此同时,贾某以曾某违反“夫妻忠诚协议”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法院判令曾某支付违约金30万元。法院经过审理,依据双方达成的忠诚协议,判决曾某支付对方“违约金”30万元。后曾某不服上诉,二审中经法官调解,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达成了调解协议,曾某向贾某支付25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此判决一出,实际是认可了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马上引起了法学理论界的轩然大波,由此也引发了夫妻忠诚协议究竟是否有效的争辩。在此情形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具了上

11、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事法律适用问答选登(二),就忠诚协议方面问题作出了回答:婚姻法第4条所规定的忠诚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详细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如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这一解答,事实上又否认了忠诚协议的效力。 各方观点 第一种看法认为协议有效。夫妻忠诚协议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并不违法,夫妻忠诚原来就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属于法律明确的要求,协议双方等于把法定的义务变成了约定的条款,法院应当予以认可;婚姻本身即契约,一方在背叛对方之前,就得考虑违约所要付出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协议对于维系婚

12、姻稳定将起着主动作用。 其次种看法认为协议无效。婚姻关系是人身关系,以爱情为基础,不能通过协议设定,夫妻间应相互忠诚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不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责任;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而非“必需”,“应当”意在提倡,只有“必需”才是法定义务。法律允许夫妻对财产关系进行约定,但不允许通过协议来设定人身关系。人身权是法定的,不能通过 合同来调整。 律师观点 律师查阅了大量法院判例,并与多位法学专家研讨,认为当前法律界对待夫妻忠诚协议效力上,主流观点还是趋向于有效说,但应当留意其约定而区分对待。 夫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应当区分对待,单纯性的“忠诚协议”的约定或承诺,例如“损失费”、“赔偿款”

13、、“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方全部”的约定或承诺属于违约责任,应确认其有效;涉及特定人身关系的约定,如“不得离婚、必需离婚、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等,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一)、民法理论而言,“忠诚协议”属于私法范畴,奉行意思自治原则。夫妻双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实力,在同等协商的基础上,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签署了忠诚协议,意在实现关于婚姻的某种意思自治。但这种意思自治不是随意的无边界的自由,要受到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约束,也即其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假如上述条件全部满意,则该行为应被评价为民事法律行为,并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那么在“忠诚协议”符合民事法

14、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时,该行为应当是对夫妻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 (二)、认定夫妻忠诚协议,合于夫妻忠诚义务之立法本意。我国婚姻法第4条 (三)、并不是全部的夫妻忠诚协议都是有效的,实践中须要审慎对待。 1、受胁迫、欺瞒状况下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无效。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这里的胁迫应当是指比较严峻的情形。 2、“不得离婚、必需离婚、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等涉及特定人身关系的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夫妻感情是否裂开,是否主见离婚,只能是单方权利。夫妻之间“不得离婚”、“必需离婚”等约定,因违反婚姻自由的法律原则是无效的。同时,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化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爱护和教化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夫妻双方事先通过忠诚协议约定或承诺“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可能损害到子女的合法权益,并以此解除或者否定了司法监督权和裁判权,该约定明显无效。 综上所述,就详细个案来说,笔者倾向于应当认定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这是因为,认定利大于弊,且具明显的意义优势。同时,律师忠告那些打算付诸协议的夫妻,肯定要慎重对待,不仅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同时也不能不切实际约定过高的数额,假如显失公正,法官也不会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